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经验案例

云南临翔:以茶为“媒” 带活一方山水

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委组织部 杨承恩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昔归,坐落于澜沧江畔的一个宁静古美的小村庄,隶属于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邦东乡邦东村,位于临翔区东部,澜沧江右岸,属澜沧江开发开放经济带中段。茶叶是良好生态给予这片土地的无私馈赠,加之美丽的山水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昔归成为临沧“东大门”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近年来,邦东村党总支立足昔归茶叶资源优势,在“强化茶园管护、带领茶村致富、促进茶旅融合”上下功夫,探索走出了一条以茶为“媒”的乡村振兴新路子,如今的昔归正逐步蜕变为“农民生活的幸福家园,市民向往的休闲乐园”。

  “三管合一”强化茶园管护。村党总支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人管+制管+技管”相结合,最大限度保护茶资源。“人管”,组建由村党总支委员、茶叶协会成员、茶农代表共同组成的“昔归茶叶品牌保护联盟”,采取“2名委员+9名协会成员+16名党员+85户茶农”的方式,组建巡查志愿服务队伍,对4个片区进行挂片管理,引导群众科学管护和采摘,动员群众广泛参与种茶毁林专项整治;“制管”,将古茶树管护纳入村规民约,建立准入制度和退出机制,乡党委政府印发加快推进昔归片区有机茶园建设工作的通知,健全完善《邦东昔归茶生态品牌保护管理办法》等制度,开列品牌保护负面清单,对全村46000余株古树茶进行“统一登记编号、统一原产认证、统一鉴定分级”,最大限度保障茶叶品质的同时,按质论价的方式也有效避免了出现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充分保障昔归茶产业发展的长远利益;“技管”,积极争取绿色循环远程监控系统项目资金,在昔归古茶园安装监控摄像头48个,接入全区可联可视系统,运用科技手段对破坏茶山生态环境资源、外来茶源违规流入等情况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定期邀请质监部门帮助检测茶园土壤和茶叶农残,建立土壤和茶叶农残采样检测数据库,每年进行1次土壤采样检测,每个季度开展1次茶叶采样检测,茶资源的无死角管护有力保障了“昔归”特色品牌的持续稳定发展。

  “内推外引”带领茶村致富。探索“推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推动昔归茶叶销售的订单化、规模化发展,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了整体收入。“内推”,充分挖掘昔归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和祖辈相传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湛制茶技艺,苏其良、师尚明、王支良、魏启良等市级、区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积极参加各类学习培训,参加各种制茶、斗茶赛事,并依托茶叶协会每年定期组织茶农参加茶叶博览交易会。近年来先后到北京、广州、深圳、昆明等地宣传推广,采取“走出去”的方式打响昔归茶品牌,销售额达100余万元。“外引”,定期邀请省外、市外茶商到昔归茶核心区实地参观走访,先后引进3家龙头企业,推动昔归茶农从传统的“小规模个体经营”模式向“企业+合作社集体经营”的新型经营模式转变,昔归茶产业专业化、市场化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随着昔归特色产业的不断做大做强,茶山管理所、手工制茶加工园区、咖啡庄园等一批项目先后在昔归落地建成,同步拓宽了资产租赁、管护服务等集体经济增收渠道。目前,昔归优质茶园面积达2600亩,茶叶年产值达8400多万元,茶农年平均收入达14.6万元,可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以上,“昔归”成为了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金叶子”。

  “规划引领”促进茶旅融合。依托昔归丰富的古镇、古渡等文化资源和独特的雪山、古茶园、澜沧江等自然风光,围绕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的总体目标,区、乡、村三级联动,积极抢抓打造“云南省十大示范特色小镇”机遇,并结合实施“万名干部规划家乡”成果提升完善行动,引进高水平专家团队,立足放大“末端”变“前沿”的区位优势和生态茶园观光旅游优势,按照“调加减乘除改”的工作思路,规划了“昔归特色旅游小镇”。随着墨临高速通车带来的发展机遇,昔归成功融入昆明、普洱、大理、西双版纳等组成的“8字形”大滇西旅游环线,邦东大雪山、大树杜鹃、邦东云海、卫平村田园综合体、澜沧江等自然资源禀赋和人文景观连点成线,形成了集“登威武雪山,赏万亩红花,观沧江云海,游百里长湖,品昔归茗茶,享亲子时光”于一体的昔归生态旅游线路。同时,积极引进天下茶都、恒祥集团等企业开展茶山特色食宿、茶园观光游览等旅游服务。目前,茶山产业基地、游客接待中心、昔归茶博馆、半山酒店、沿江栈道等基础设施配套不断完善,茶元素不断融入村庄景观规划建设,茶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初步形成了“一个产业发展一片景区”的发展格局。产业升级、地方发展、企业创收、游客流连互促共进,昔归从“单一购茶目的地”向“全链条全域旅游”转变,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发布人:先锋时评 发布时间:2021-12-17 15:21 收藏 阅读人次:3420

初审:图南 编辑:亦风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