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党史学习教育

“耐得烦”方能为民“办实事”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张店乡人民政府 田童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耐烦”就是耐得住烦躁、控制好情绪、不怕琐碎、不怕麻烦。当前,“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全国各地深入推进,为民办事“耐得烦”既是职责使然,也是担当所在,更是为民情怀的生动写照。党员干部要把“耐烦”贯穿在为民办事的全过程,以“真”“准”“活”为发力点,找准定位和方向,践行使命与责任,不断巩固实际成效、扩大发展成果,切实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不骄不躁,为民服务态度要“真”。“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服务群众对待“麻烦”的态度,不仅折射出干部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也直接预示着干事的成效。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告诫全党:“麻烦还在后头,不要怕麻烦。要革命就会有麻烦,而且有时非常麻烦。”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的诉求越来越多元,服务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麻烦”,但干部如果因为“怕麻烦”,就“当鸵鸟”“踢皮球”“不耐烦”,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或者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仅会浪费各项惠民政策,更会寒了群众的心,带坏干事创业的风气。掌权不忘责任重,位高不失公仆心。党员干部无论身在何处、身担何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始终牢记,以最认真的态度对待“小麻烦”,认识到小事之中也有“大格局”。要多些“不怕麻烦”、脚踏实地的责任担当,少些“心浮气躁”的自视甚高、好高骛远;多些“慢工细活”的“绣花功夫”,少些“高高在上”的推诿敷衍、应付了事,以最“真”的态度、最“大”的耐心、最“实”的作风,真正做到想群众所想、解群众所难、干群众所盼。

  不惧不避,解决问题方向要“准”。“早不怕麻烦,晚才少麻烦。”党员干部不能因为“害怕麻烦”,在遇到群众问题反映和诉求时,采取能推就推、能拖就拖、能躲就躲的办法,直到“小麻烦”恶化成“大问题”。要意识到对待群众工作,“怕麻烦”才是最大的“麻烦”,只有“不怕麻烦”,工作推进才能“少麻烦”。比如,有些问题只要干部和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就能让“道不清的问题”变得“说得明白”;有些问题虽然看似“棘手难办”,但只要干部“不怕麻烦、不避麻烦”,耐心地进行梳理引导、沟通交流,也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最小化”。要把群众问题解决好,党员干部就要“耐得住烦”,遇到问题不绕走、碰到问题不掉头,始终站在群众角度看问题,以群众的立场想方法,始终牢记“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原则,直面问题、把准方向,把问题找准找实,把根源挖深挖透,找准群众的“需求点”和“关键点”,瞄准“靶心”、直击要害。唯有如此,才能让群众问题“有答案”、诉求“有回音”、困难“有帮助”,让服务群众工作“见实效”。

  不困不惑,办事方法运用要“活”。事不凝滞,理贵变通。当下的群众工作多是千家万户的生产生活和各种琐碎问题,大到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小到家长里短、邻里纠纷……党员干部身为群众的“主心骨”,既要“心”入民生,也要“身”入实际,做群众工作时不能有“闭门造车”的脱离实际,也不能有“刻舟求剑”的拘泥刻板,不能因为“不耐烦”“怕麻烦”,对待工作就采取“一言堂”“一刀切”,陷入只看工作任务、只重工作形式,而不看具体实际、不重民生实绩的“怪圈”。面对有不同诉求的群众,面对各式各样的问题,既要讲究方式方法,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能凭感觉和经验去处理,而要“耐性子”“动脑子”“找法子”,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灵活运用、随机应变。最大可能在群众工作中减少失误,最多可能使群众利益“最大化”,这样才能精准解决好群众的“刚需”,办成群众亟需的“实事”,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人民群众真正舒心展颜。

发布人:是田童不是甜筒 发布时间:2021-12-23 16:00 收藏 阅读人次:3761

初审:吴晓 编辑:水见文 责编:礼嘉 回复

112371网友ts5ptb发布时间:2021-12-25 15:24

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人民群众真正舒心展颜。

引用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