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换届工作的开展,各地的领导干部都纷纷踏上了新的工作岗位,年轻干部有了大展身手的广阔舞台。然而根据实际情况来看,一些新任的年轻干部仍存在理论知识没有学深悟透、入脑入心,对基层工作内容了解不透彻、把握不准确的现象。
那么在换届后的一个阶段,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就尤为重要,如何让领导干部们真正达到理论知识和能力素质的“双提升”,真正实现推动工作实效、带动地区发展,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我认为,要从课程设置、培训方式和成果检验三个方面入手,多出些“实”招,方能取得“实”效。
课程设置要“符合实际”。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不能要求大而全,而要精而准。在设置课程前,最好进行实地调研,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本着满足领导干部学习需求和解决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的原则,精准设置课程。在政治素质能力提升课程方面,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长期坚持的学习内容,同时对标中央最新的精神,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纳入培训课程;在履职能力提升课程方面,要着重针对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信息建设以及基层实践设置课程,有针对性地分领域、分部门开展培训;在廉政能力提升课程方面,要针对廉政奉献、廉政意识、廉政担当等重要内容设置课程,要提炼发人深省的鲜活案例,更好地提升警示作用,达到警示的目的。
培训方式要“落到实处”。破除一味“灌输式”的培训方式,让领导干部以更加能够听懂、容易接受的方式参加培训,同时要尽可能地提高“参与度”提升“参与感”。专题讲座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线下邀请本土优质师资讲,线上邀请更高层面或先进地区的专家讲授。此外还可以增加“现场教学”“基层感受”“经验分享”等方式,来提高“参与感”。对于专业性强的学习内容,可以采用现场观摩教学的方式,直观地进行学习感受;对于缺少基层经验的情况,可以要求基层一线的“土专家”“田秀才”进行工作分享,让领导干部近距离接触一线工作者,学习他们的工作方法,感受他们的工作辛劳;此外,参训的领导干部既是“学员”也可作为“老师”,与大家分享自己工作领域的专业知识,不但可以促进知识传播,也可督促自身学习掌握。
成果检验要“取得实效”。课程设置再合理,培训方式再出彩,最终目的还是让领导干部在培训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用书面考试或者考勤等方式来检验学习成果,对于领导干部而言也许不是特别合理有效。但如果在培训课程结束后,设置研讨交流,不提前准备发言材料,就只是坐下来分享学习心得、感受和下一步努力方向也是学习当下检验成果的一项有效举措,在总结发言的过程中,一定是带着思考、带着目标的,通过总结和思考,最终付诸实际行动,在实际工作中检验培训成效,才是最好的检验方式。
干部教育是一项更高标准、更严要求的任务,要让领导干部全面学、系统学、贯通学、深入学、跟进学,不断用知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才能真正发挥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