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一个老相框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委组织部 周恩光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家中有一个小小的老槐木相框,岁月的冲刷下红漆斑驳,早已露出了原木底色,相框里是我们三代人在天安门拍的照片,虽几经搬家却一直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挂着,在时节如流中见证了岁月变迁,见证了优良家风的代代传承。

  一张是已经泛黄褪色的锯齿沿黑白照片,照片里是爷爷、奶奶和在北京工作的舅爷。据奶奶回忆,那是1974年,爷爷生了重病去北京治疗,700多公里的路程,绿皮火车跑了整整一天一夜,下了火车爷爷来不及去医院,执意要先去天安门,站在天安门广场,一辈子省吃俭用的爷爷奢侈地花了5角钱,在他充满敬畏与景仰的地方留下了最珍贵的回忆。照片里爷爷专门戴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毛主席像章,摆好角度,忍着疾病带来的巨大痛苦,奋力地挺起腰杆,浑浊的眼眶里难掩激动与喜悦。爷爷18岁当村里小队长、22岁就入了党,当了半辈子大队会计,一辈子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却在自己普通的一生中、平凡的岗位上用刚正不阿的处事态度,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得到了领导、群众的广泛认可,为子孙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树立了良好的家风。

  一张是色彩斑驳的5寸照片,照片上父亲穿着绿色军装,稚气未脱,却也神采奕奕,脸上依稀能看出来淡淡泪痕,强拧着的笑容让人忍俊不禁。那是1987年,父亲在北京当兵,22岁的他在复员前一天,专门跑到天安门广场拍下了这张照片,他说他当时就想看看自己保卫了那么久的首都到底长什么样,当他真正看到红色的天安门城楼、巨幅毛主席照片,想到自己即将离开部队、离开自己用四年青春保卫的北京时,顿时百感交集,再也忍不住流下了泪水。而这时战友却对他说,来,笑一笑,咔嚓一声按下了快门,留下了这个难忘的瞬间。复员后的父亲,不管是在粮行里上班,还是自己做小生意,一直都是善良正直、踏实本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着良好的家风。

  一张是2020年拍的照片,照片上是我和三名研究生同学,大家对着镜头开心地“比耶”,脸上洒满了朝阳。那是毕业前夕,我和好朋友商量着一块毕业旅行,大家有的说去云南、有的说去西藏,而我一心想去北京,于是对大家说咱们几个都考上了选调生,那咱们去北京看升旗吧,大家都附和着同意。我们连夜坐飞机去了北京,下了飞机、找到宾馆已是凌晨3点。我们几个来不及休息,马不停蹄地奔向了天安门广场。凌晨4点多的天安门广场已经满是观看升国旗的人群,我和同学找到一个视野好的位置,静静地等待着。终于,国旗班的战士踏着正步向升旗台走来,整齐划一、铿锵有力,当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我在心中默默跟唱着,眼里噙满了泪花。随着一声“茄子”,我们也在天安门前给青涩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后来,我们其中有的去了广西,有的去了青海、山东,虽然踏上了不同的土地,却怀着相同的理想,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而现在,我在祖国西北、基层一线,时刻践行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着良好的家风,用自己微弱的光,照亮乡村振兴的最前沿。
发布人:爬格子的周小豆 发布时间:2022-1-11 08:59 收藏 阅读人次:3861

初审:吴晓 编辑:亦风 责编:礼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