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领导干部接访切忌“形式主义”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委组织部 桑洋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如今,领导干部接访成了各地非常“流行”的有效举措,面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领导干部主动作为、轮流接访,改变了原来群众反映问题“无门”、提出诉求“不易”的现象。

  然而,有些地区却让如此有效的举措变成了“形式主义”,通过前期工作,让领导面对的是已经协调并在解决的问题;通过层层筛选,选择问题较简单、好解决的信访对象,这些领导干部却也在为所谓的“前期工作到位”而“满意”。然而,领导干部接访的意义在于简化环节、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形式主义”让领导接访失去了意义、违背了初衷。

  “形式主义”不能要,广大领导干部要时刻把“人民至上”作为最高追求,把“人民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民之所需”作为第一选择,用好“领导干部接访”这个有力抓手,真正暖民心、得民心、聚民心。

  领导干部要有“驰驱一世豪杰,相与济时艰”的担当。工作做得怎么样,群众最有发言权。面对群众来访,一些领导干部总是以“忙”为借口,以“顾不上”为托词,将群众反映问题抛之脑后,有的甚至置之不理,这无疑是使“领导接访”这一有效举措“形同虚设”。有效的举措需要实干和担当来作为支撑,问题面前能不能迎难而上“开处方”,梗阻面前善不善克难而行“扎银针”,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是否有担当精神的基本标准。要以不忘初心的良好心态、履行使命的奋斗姿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无私奉献,将群众当家人,群众的事当家事,始终与老百姓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坐在一起、干在一起,筑牢“同心圆”,搭起“连心桥”。

  领导干部要有“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真诚。“真诚”有时是化解难题的“良方”。在实际工作中,有时群众反映的问题来源于对政策的理解有误,这个时候,如果以“严肃”的态度来解释,可能不利于群众接受,反而会让其更加固执己见,反之,如果以“笑脸相迎”的态度真诚对待,先化解其心中的“埋怨”再解释政策的规定,或许更加利用群众接受。因此,领导干部面对群众要放下姿态、放下身段,还要跳出“条条框框”打破“坛坛罐罐”,用心与群众“共情”,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突破思维定式,走出既定格局,更好地打开解决问题的局面,让群众消除“怨气”,捧着“笑脸”走。

  领导干部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择一事、忠一事、爱一事”,选择了党的事业,就意味着选择了无私奉献、知责于身、担责于心。“领导干部接访”就是要广大领导干部主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同时,让领导干部直面群众、直面矛盾,增强奉献精神,增长本领才干,更好地耕好自己的“责任田”。因此,要做到面对群众呼声要“主动倾听”而不是“上推下卸”;面对群众问题要“迎难而上”而不是“知难而退”;面对群众危机要“挺身而出”而不是“袖手旁观”,自觉把“岗位”当“站位”,把“事业”当“追求”,始终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
发布人:洋洋是我呀 发布时间:2022-1-12 09:16 收藏 阅读人次:3133

初审:余路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