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我与岔河共成长

云南省孟连县委组织部 李昕灿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深秋缓缓而过,初冬徐徐到来。2021年8月,我于天津大学毕业后,参加云南省定向选调来到普洱市,何其有幸,在建党百年之际,于驻村工作中播种希望汲取力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也愈加坚定。半年来,在乡村磨砺中不断成长,在接续奋斗中不断升华,在这不平凡的驻村经历中,尝遍酸甜苦辣,融入广阔基层,更加坚定了当初的选择。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半年前,我带着《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来到岔河村,我把这本书当做案头书、枕边书,时刻勉励鞭策自己。我满怀热情、踌躇满志地开始驻村工作,急于实现自己的抱负,为群众多干点实事,可现实泼了我一盆冷水,语言不通、群众工作经验不足……

  刚来时,只要话音一出,无论同事还是村民,第一句话总是“你是外地来的吧”,语言不通给刚入职的我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对于刚从象牙塔走出来的大学生,群众工作经验确实欠缺,与村干部和群众打交道时总有些距离感。

  “别当真,这个大学生走走过场就走了。”驻村之初,有的村干部、村民对我这个外地来的大学生并不抱希望。

  我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及时作出调整和改变,才能真正融入乡村这个大熔炉。首先,学会平衡心态。每天晚上坚持读书,特别是《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国共产党简史》等书籍,通过阅读不仅提高我的理论功底,更重要的是保持心里的平衡和宁静,确保不被基层的琐碎磨灭意志。其次,与干部群众打成一片。我努力学习着本土的方言,试着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保持沟通,让他们从内心把我当成村里的一分子。最后,高效利用下班时间。寂然的深夜村委会,成为我学习的乐园,从一开始的海量阅读到后来的公务写作,不断提高文笔能力。此外还会努力思索村里产业发展的规划。每天都充满着干事激情,总感觉有使不完的劲,遇到困难时,总会想起那句“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智慧来源于基层,只有深入基层这个大课堂,多与基层群众打交道,谦虚向群众学习,及时向群众取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才能充分吸取群众智慧。“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

  “驻村吃喝玩乐的我,得到了大家内心的认可”

  在与老百姓打交道过程中,村干部们言传身教的工作方法实用性很强,既是实践学习,更是心灵洗礼。从第一次与大家一起开展工作到第二次,然后到今天,从中,我学会了什么叫尽职尽责。更懂得了开展一线工作,要学会一举多得。

  心中有了力量,精神面貌自然不一样。随着我与岔河村相识相知相思相向而行,“吃”“喝”“玩”“乐”成为了我新的成长方位。“吃”就是吃得了苦,在乡村环境中磨炼能力,和村民们同吃同住。“喝”就是多喝墨水,在不断学习中提升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玩”就是玩出创新,在创新方法中加强实效。“乐”就是乐于付出,在不断实践中落实成果,在乡村繁琐的工作中不计较得失,亲力亲为多付出。这些关键时刻敢于冲上去的劲头,真正得到了村干部的认可。

  “小李能吃苦,与群众谈得来,工作方式方法点子多,我们都挺喜欢这个小伙子。”有的村干部开始慢慢改变之前的态度,距离感也在无形中慢慢消除。由此可见,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干部群众会在心里为你竖起大拇指。

  基层是一个“调色盘”,最能描绘出新气象的风采;基层也是一块“军容镜”,最能折射出新气质的内涵。乡村条件艰苦,作为选调生必须涵养“撑船打铁磨豆腐”的吃苦精神,必须保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顽强意志,即使在矛盾尖锐、千头万绪、焦头烂额时,也要沉着冷静、思路清晰。常思百姓疾苦,常谋富民之策。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内心就沉淀多少真情”

  做好群众工作最好的方法,就是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扑下身子深入群众,面对面、心贴心解决群众的诉求。

  那些制定好的政策,如果不愿意深入基层,花费时间精力去调研和落实,无异于“隔空建楼”,所以要保持一颗甘于付出的心,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以满腔的热忱、眼睛向下的决心、能吃苦的勇气、逢山开路的气魄,常到基层一线、田间地头,多去百姓家中坐板凳、揭锅盖、摸被窝,切实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一个行动胜过一堆纲领,一天落实胜过一年空谈。

  “大哥,您家养牛的情况我已经了解了,我会耐心地帮你协调,解决你的诉求”,芒弄新寨一位老乡家养殖了十多头牛,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能有专业的养殖专家能传授给他们一些专业的挑牛种、养牛的农业知识,以免因养殖方法欠缺不到位导致肉牛遭到病害,经过与规模化的养殖集团协商,最终通过开办养牛专业知识讲座解决了他们的诉求。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岔河村下辖14个村民小组,人口达1900余人,脱贫户和监测户共有30户,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坚持走访。现在的我和群众打成了一片,成为村民眼里朝夕相伴的“李同志”。

  半年的驻村生涯,让我得到了锻炼,熟悉了群众工作,提升了为民服务的本领,坚定了为民初心和使命,今后,我会继续加强学习实践,在政策落实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报效国家。

  “一枝一叶总关情”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苦乐交织的驻村工作生涯,深刻感受到了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让困难群众在寒冷冬日感受到党带来的关怀,我向上级部门申请选调生工作经费,计划为18户困难群众购买棉被生活品,温暖困难群众的心。

  “小李同志又来了,我一个无儿无女的独老人就盼着你能来多看看我。”说到动容处,我能看到她坚强的泪水在眼睛里打转。灯科上寨监测户龙自英老人因为就业不稳定导致家庭困难,村里也为此给她申请了低保,通过走访得知她曾经有美满的家庭,因为丈夫酗酒病故,现在一个人孤苦地生活。为了更好地开展帮扶工作,我与她拉拉家常,倾听她的故事,慢慢走进了她的心里,时常自掏腰包给她购置一些生活用品,在我的劝说下,她重拾生活的兴趣,通过就业政策帮扶,她对生活的热爱也绽放着希望。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芒弄新寨周帮荣队长感叹这些年的生活越来越好,说“还是共产党好,总是想着我们能不能吃饱”。能看出来,他对党的感恩是发自内心的。

  相比于北上广深,乡村才是中国的底色。这里的山川连着中南海,这里的振兴牵动着党中央,这里地形不平整却风景独好,这里人口不密集却民风质朴,这里高楼不林立却盎然生机,读懂乡村才能读懂中国。

  与岔河村结缘已过去近半年,从刚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的坦然接受,回忆起来连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且感触良多,但更多的是获益匪浅。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青年干部,我对“人民至上”和“家国情怀”二词的理解也更深刻。愿做驰骋基层的千里马,交出一张令人民满意的选调生答卷。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2-1-13 15:10 收藏 阅读人次:3303

初审:李爱国 编辑:亦风 责编:礼嘉 回复

112371网友xcs8s6发布时间:2022-5-3 12:58

令人钦佩,值得学习!

引用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