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用“情”讲述脱贫攻坚的“喜”事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委组织部 吴昊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大地因有绿色,而生机勃勃;人生因有梦想,而充满动力。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江苏姜堰农业干部学校校长王稳喜算是个有“乡土情结”的人,从小生长在农村的他,年幼时看到祖辈们守着几亩薄地过着苦日子,从那时起就埋下了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梦想。而这个梦想,也指引着他用奋斗与实干、热血与汗水,从一步两步,到千步万步,向着人生的彼岸靠近。

  保持“永远在状态”的热情,择一事便专一事。

  1997年,王稳喜从高校财经专业毕业后,放弃了留城工作的机会,选择回到家乡江苏姜堰,通过招考成为了乡镇经管站办事员,从事农村财务辅导、土地承包管理、扶贫等业务工作,就此踏上了服务三农的征途,直至2014年调入区委农工办,并在之后的机构改革中,进入了农业农村局。做好做实扶贫工作,离不开多走、多看、多问。近几年,为了核实到第一手最真实的情况,王稳喜和同事们总是尽可能拿出多的时间,到经济薄弱村和扶贫项目建设现场帮着思考发展对策,走进农户家中了解“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实情况,倾听农户和村集体的困难、发展意愿,想方设法去为他们多做一点事情。时光荏苒廿余载,不经意间王稳喜被岁月染白了双鬓,但他也逐渐成为了业务的“内行人”和农村“多面手”。期间虽也曾有过转岗的机会,但心中那燃烧着的梦想火种,让他甘愿去做一头俯首耕耘扶贫战线的“老黄牛”。

  保持“永远在向前”的激情,干一事便成一事。

  脱贫攻坚是干出来的,特别是在“险滩”和“硬骨头”面前,更须撸起袖子、甩开膀子。2017年下半年,姜堰区承担了全市“阳光扶贫”监管系统的试点任务,短时间内要完成全区1万余户、125个经济薄弱村以及所有挂钩帮扶责任人基础信息的核查与录入,这副重担交到了王稳喜的肩上。时间紧、任务重,王稳喜既感使命光荣、又深知责任重大,当时就在心里暗下决心,要用“非常担当”去拿下这个“非常任务”。经过与同事们一同连续奋战十多个日夜,王稳喜顺利完成了试点任务,为全市平台建设提供了经验。如今回忆起那段光景,他内心并不觉煎熬,而是甘之如饴。一路走来,王稳喜深深感悟到,逐梦的路上,任何的收获都不是巧合,而是根源于坚持不懈的奋斗。

  保持“永远在路上”的长情,从一事便终一事。

  王稳喜的母亲有着一手好的针线活,他也从中受到启发,时刻提醒着自己要练就一身精益求精的“绣花功夫”,在脱贫致富工作中做到“细微之处见真功”。这些年来,他平均每年起草出台通知、意见及通报等30余份,每一份上报汇报材料和录入的脱贫数据,都反复推敲、反复核查,直到客观准确真实为止。2019年底,姜堰所有低收入农户全面脱贫,“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但如何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成为当时他和同事们萦绕于心的思考。经过调研,王稳喜提出了“防贫保”的项目思路,聚焦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因灾致贫三大关键因素,设立预警线给予保险赔偿救助。目前,该项目已在姜堰实现参保协议全域覆盖,进一步破解了“边脱贫边返贫、边减贫边增贫”问题。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王稳喜将继续初心不改、方向不变,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拿出“过了一山再登一峰”的担当,向着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焕新出发、登高望远,相信更多更美的风景就在不远的前方。
发布人:草原下的每一天 发布时间:2022-1-15 11:33 收藏 阅读人次:5633

初审:楚搴 编辑:马小哈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