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党史学习教育

江苏姜堰:把“急难愁盼”变成“党员来办”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委组织部 陈昱昱 孟俊敏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认真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三比三争”开新篇部署要求与实践活动深度融合,创新构建“三转三办三督”工作机制,用心、用力、用情办好惠民实事,以实践活动高质量助推全区发展高质量。

  向难而行,“三个转变”提升实践活动精准度。紧盯群众“急难愁盼”排问题、定项目,努力把每件实事办到群众家门口、心坎上。一是“走出去”,由一厢情愿向一线问需转变。依托“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线上大调查,征集意见建议1468条;区领导率先垂范,带领各级党员干部开展“走百村访千企进万家”和“民情体验日”行动,2万多名党员干部深入网格、进村入户,采集群众诉求3598条,梳理形成各类问题清单,分两批建立重点实事项目236个。二是“广发动”,由组织包揽向党员包办转变。建立健全党员包办责任制,确保每件实事落到具体人员、见到具体样子。在农村,广泛开展设岗定责活动,组织农村党员参与村级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在城区,结合“五带三星”、文明城市创建等活动,推动3719名在职党员帮助社区群众解决“揪心事、烦心事”3800多件,走访救助困难群众1600多人,开展各类志愿服务5200多次。三是“重闭环”,由点上治标向面上治本转变。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问题”,从政策层面、体制机制等维度入手,开展项目选题和方案措施评估把关,实行单位申报、指导组审查、学教办过堂“三级会审”。针对企业发展难问题,推出“111”三年行动计划;针对村级增收难问题,探索实施“两社”联动;针对“一老一小”保障问题,出台《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政策文件;对方向不准、措施不实的8个项目方案打回重定,着力增强项目针对性、刚需度。

  合力攻坚,“三方办理”提升实践活动实效度。以落地落实为根本,整合各方资源、凝聚推进合力,确保项目高质量完成。一是领导领办看“头雁”。充分发挥“关键少数”领头雁作用,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主题,专题举办领导干部能力与素养“双提升”工作讲坛,进一步凝聚为民办实事的共识。区领导结合分工挂联安排,带头领办一个以上重点实事项目,全区640多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牵头负责实事项目选题立项、方案制定、实施推进,协调解决民生问题1900多个。二是属地主办显“中坚”。督促各级党组织坚持系统思维、用户思维,将项目任务科学分解、合理分配,努力打造看得见、有实效的惠民实事。各镇村围绕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富民增收、改善村庄环境,实施产业致富、基础设施等项目81个;社区围绕优化服务功能,大力开展“物业管理好、社工队伍好、社区服务好、社会组织好”的“四好”社区创建,新建改建睦邻点261个,43个老旧小区无物管成为历史。三是部门承办众“拾柴”。牢固树立全区上下“一盘棋”思维,充分发挥职能部门承办、经办、帮办作用,为项目实施调动更多资源、集聚更大力量,充分彰显“众人拾柴火焰高”制度优势。为民办实事活动中,部门在职党员参与率100%。

  以督促办,“三项督查”提升实践活动满意度。跟着项目走、盯着问题督,以严督查推动项目快落实。一是专项跟进“督”。定期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督查推进会,学教办、督考办、巡回指导组联合开展专项督查,采取驻点指导、“四不两直”督查等方式,围绕资金投入力度、项目整体进度、形成机制效度,对项目实行“家家到”现场督导,“面对面”压实责任,“点对点”解决问题。二是群众参与“督”。坚持把群众“是否认同、是否满意”作为重要标准,选聘45名群众监督员,召开民情恳谈会、项目评议会,把评判权交给群众。在前期项目验收评议中,群众测评满意度达100%。三是宣传媒体“督”。在区主要媒体开设专栏,持续跟踪报道重点项目进展、成效和典型案例,在中央和省、市各级媒体宣传办实事经验做法462篇,2个项目在“江苏党史学习教育”实事项目“晒一晒”专栏推介,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油烟治理“绿岛”、社区品质提升等项目被《人民日报》、央视等重点媒体深度报道、全网推介。
发布人:HannahChen 发布时间:2022-1-26 09:00 收藏 阅读人次:3464

初审:安可欣 编辑:马小哈 责编:亦风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