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赓续“冬奥天籁” 唱好乡村振兴“美丽和声”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靖城街道办事处 刘克家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纯净、空灵的童声响起,44个来自太行山深处的孩子用天籁般的嗓音演唱希腊语奥林匹克会歌《奥林匹克颂》,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这一刻,深深打动着无数人的心。更令人动容的是,这支“马兰花合唱团”的孩子们全部来自太行山革命老区河北保定阜平县的五所乡村小学,是真正的“大山里的孩子”,朴实的他们从太行山深处的土坡走向首都鸟巢的舞台,一曲“冬奥天籁”不仅传颂了奥林匹克精神的永恒追求,更激励着我们驻村选调生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唱响更多“美丽和声”。

  永葆信仰赓续血脉,唱准“不负人民”基调。孩子们来自的阜平县,是我党我军历史上创建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在这里诞生了第一部《毛泽东选集》,《晋察冀日报》社旧址也在这里,抗日战争期间更有19名乡亲为掩护报社同志不幸遇害,这是一片铸就了红色信仰、传承了红色血脉的革命老区。2012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赴农村地区考察,就踏雪来到阜平,向全党全国发出了脱贫攻坚的动员令,也是在阜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如今脱贫攻坚已是完成时,乡村振兴又到进行时,身赴基层的我们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风雨中砥砺信仰不褪色,在磨炼中锤炼信念更顽强,始终铭记党和人民“鱼水情”,将人民二字深深印刻进血脉。乐于俯下身子联系群众、勤于踏进家门服务群众、甘于常到田头造福群众,以苦干、实干不负百姓的期许,赓续星火不灭的忠诚信仰,真正成长为乡亲们的主心骨、乡村振兴发展的领路人。

  紧扣扶志扶智根本,把握“持续振兴”节奏。帮助孩子们走出大山的邓小岚,因身世与马兰村结缘,18年来为村里修建了校舍,教山里娃学音乐,帮助孩子们树立信心,种下知识与梦想的种子,创建了“马兰花合唱团”登上了冬奥会开幕式的大舞台,用音乐改变了一座村庄,用知识为太行山村换了新颜。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如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更离不开知识和人才。作为驻村选调生,我们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知识足、思路新的优势,将高学历、高知识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创新思维与突破方法,始终将扶起振兴斗志、推广发展知识贯穿于各项工作当中、融入进乡村振兴战略之中。因地制宜,结合电商、数字经济等契机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经济发展增长点;知识先行,发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培育具备现代农业知识的新农民;以知识和技能构建新农村建设生力军,让教育成为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

  传统革新兼容并蓄,谱写“美美与共”乐章。开幕式上的孩子们身着虎头服、脚蹬虎头鞋,一身极富中国传统特色的服饰,用来自太行山深处最纯净的声音,用希腊语在举世瞩目下合唱庄严而神圣的《奥林匹克颂》。各美其美,泥土的芬芳登上了大雅之堂,美美与共,中国的传统与西方的音乐兼容并包,这样的画面,不仅是中国式的美学浪漫,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构建城乡一体化,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写照。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根基在乡村,中国农村广大、农民人口众多,乡村振兴也必须走一条协同发展、融合发展的美美与共之路。产业振兴要尊重自然、顺应时代,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做好“生态+”工程,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有效衔接;生活环境要宜居宜业宜游,久久为功推进乡村人居环境大改观、生活品质大提升,精神文明大丰富;乡村发展要统筹均衡、城乡一体,促进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共同绘就留得住乡愁、望得见远方、看得到未来的时代新画卷。
发布人:热心市民刘先生 发布时间:2022-2-6 15:21 收藏 阅读人次:3118

初审:吴晓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