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组工干部回乡见闻】 民俗让春节焕发新活力

贵州省龙里县龙山镇党建办 刘深林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2022年虎年春节,我从忙碌的工作中释放出来,返回家乡贵州省龙里县龙山镇中坝村,干净整洁的进寨路、错落有致的农家小楼房,进入农户家中,满眼是那诱人的腊肉、香肠、血豆腐和各色水果、糖果、年糕,年味儿越来越浓。

  中坝村是一个布依村寨,布依族村民有着文明、干净、纯朴的秉性,每年都要进行环境卫生“大扫除”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大扫除”既有驱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寄托着群众“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路边边、房前屋后、排水沟侧,随处可见“大扫除”的志愿者。

  志愿者们手持扫帚、铲子、锄头等工具,对村寨串户路、花池、公共广场等区域的垃圾进行了仔细清理,同时对已损坏的公共设施进行修复。参与志愿服务的老党员、离退休干部们每到一处,便向村民们宣传环保知识,倡导村民们要注重家庭卫生,爱护公共环境,在志愿者的带动下,不少村民也积极参与到村寨清理活动中来。经过大家的协力劳作,村寨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大家开开心心地欢度新年。

  沿着宽阔、整洁的龙山大道和新修的S422道路,来到该县龙山镇团结村,不少苗族妇女聚在篝火旁互相整理着跳月用的服饰和衣服上的配饰。团结村位于该县龙山镇草原片区,跳月是当地苗族群众自发组织的一项隆重的民族传统活动。举行时间一般在农历的正月和六七月份,正月跳月属于花场,即青年男女通过跳月进行社交活动,谈情说爱。六七月份跳月称米花场或跳米花月,是为了祈求丰收和幸福。

  一位嬢嬢告诉我,“跳月”时必须穿戴整齐才能进入跳月场,男生按高矮顺序站成一排吹起芦笙,随着芦笙的曲调走五步退三步又走五步,脚步的动作和芦笙的曲调是一致的,如此循环。男生们吹着芦笙,如果现场有哪位女生对男生有“兴趣”的可以和他一起跳,但是如果没有女生对那位吹芦笙的男生感“兴趣”,那他会感到不好意思而退下场来。所以男生们通常会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好好表现一把。“跳月”时所着的民族特色服饰是家族传承下来的,用银做头饰上的扭花,银饰质地柔软在锻压下可以拉成较长的细丝而不断。头上所戴的银饰叫做“银泡”,在戴上“银泡”之前要在头上扎起毛巾包帕,这与凯里地区的牛角头饰不一样。随着现在丝织品技术的发展进步,当地人们已不再用原始的丝线来绣衣服上的花纹图案,而是用彩色的毛线来代替,用毛线绣的衣服可以浆洗,在此之前的“跳月”服饰采用双面绣,一套衣服绣工完成后正反两面的图案一样的清晰可见,但是衣服不能浆洗,只能妥善保管收藏好。一个农村妇女在不是很忙的情况下一年可完成一套“跳月”服饰的制作。现在的服饰在之前的基础上简便了许多。

  告别了苗族村寨的嬢嬢,沿着乡村公路一直向下,来到了龙山镇草原社区下麻若。经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村寨大比武,志愿者和村级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多方努力,下麻若的环境卫生比前几年好很多,乱丢乱倒的少了,讲卫生爱干净的人多了。

  下麻若有一百多户人家,大部分是汉族,小小的村庄,家家户户都喜好花灯戏,下麻若太平花灯戏是汉族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传承至第十八代人,有近300年的历史。冬日寒冷的天气并没有影响草原人民彩排花灯的热情,数名花灯表演者就场景烘托、乐器敲打、人物出场、演出时搭档配合、人物吐字串词等细节进行交流,紧锣密鼓的排练、辛苦的排练只为把花灯最精彩的一面呈现给观众。

  下麻若的花灯民俗活动,古时主要以表演三国、隋唐等历史时期的花灯戏为主。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花灯队已经把就医、就学、就业等各项政策融入其中,传统戏曲绽放出了时代的新风。目前,下麻若太平花灯戏已发展有开脸谱的“生旦净丑”剧唱、古今文武戏曲表演、台上台下互动表演等形式。演员们衣着古装服饰,手持花灯和枪剑,以其婉转动人的唱腔,灯戏兼容的风格和原滋原味的乡土气息而受人喜爱和得到传承。

  据介绍,每年春节期间的正月初一至十六是下麻若太平花灯的主要活动阶段,活动开头和结尾要举行亮灯和化灯(下河)仪式。其间,花灯队还以“打帖子”的形式到各村寨进行巡演活动,除了戏台上的表演以外,还进行一些迎春祈福活动,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太平花灯没有剧本,完全靠口耳相传,由老艺人传授,一代一代传下来,而且传男不传女。为了将花灯文化传承下去在,引更多的群众参加到这项活动中来,现在下麻若打破旧传统,也教学校里的女孩们跳花灯,不少当地女性也加入到了唱花灯的队伍中来。

  “现在草原小学也开设了花灯教学班,每天下午放学后,草原小学少年宫都会有老师教授花灯课。”文化志愿者朱从华说。

  家人团聚、交流亲情、地方“跳月”等民俗的传承,让年味越发浓郁,让优秀文化传统历久弥新,让“闹新春”更有意义、更有活力。
发布人:龙城外乡人 发布时间:2022-2-9 10:08 收藏 阅读人次:36000

初审:余路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