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小山村里的年与光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委组织部 宋姝霖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关于年的记忆,诞生在西北的小山村里,画风淳朴的小山村,多少年来一直延续着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习俗,面灯盏、手工制作的灯笼等独特的习俗向世人诉说着中华民族千年文化传承、人民祈愿。

  小年(农历腊月廿三)——面灯盏

  小村子的年从这天就开始了,记忆里远方的游子都已经归家,大家都开始准备年货、扫尘、祭灶等,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在那个小山村里,从小年到元宵,只要有祭祀,都离不开“面灯盏”。制作“面灯盏”上好的材料自然是秋收后从自家石磨上磨出来的青稞面,和蒸馒头一样把面活好,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后,再把面团捏成灯盏的样子。上笼蒸半熟,取出晾半干,用荞麦杆子裹着棉花做灯捻,最后在使用时注入清油。做“面灯盏”,青稞面要和得不软不硬,醒得恰到好处。捏出来的灯盏坯子要挺拔俊俏,中等底座、细蛮腰、宽肩膀,关键还要经得住上笼蒸。蒸熟出屉的灯盏要底子平、立得直、无裂缝,这样才能完成祭祀的“重任”。

  面灯盏先在自家院子里摆满,在神龛前,牌位前,水缸边,灶台上,碗柜里,石磨上,大门旁……月明星稀,灯火摇曳,初春的风带着凉意拂过。月光与灯火遥相辉映,默默许下心愿,企盼新的一年平安喜乐。爷爷曾说光亮首先是自家造出来的,一小团通明,要留与别人欣赏,让别人来说是好光,这才达到一方灯盏来到世上的目的。

  除夕(农历腊月廿九)——祭祖灯笼

  除夕夜,先祭祖。天快抹黑的时候,各家各户提着灯笼、拿着干柏香枝、自己印的黄色纸钱、香,赶往特定的“场”(一般是晒粮食、堆放秸秆用的,几家共用一个)将家家户户的灯笼摆放在一起,等待“拜先人”。祭祖用的灯笼一般都是自己家手工制作的,我家的灯笼从我记事起就没有变过,是一个用松木做的上下两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框架,最下面是木质的底座,最上面是中间留圆孔的方形顶,四周用宣纸做“灯衣”。等到每年腊月廿九白天便会将去年糊的纸撕下来,用面糊糊和彩色厚宣纸给灯笼穿上“新衣”,待到晚上要祭祖时,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面灯盏”放进去,便可以拎出门了。每家的灯笼有自己家的特色,木匠家的是一个古色古香的雕花宫灯,李奶奶在宣纸上贴了自己的剪纸,倒影在地上格外好看,小卖铺家的灯笼四周都是玻璃的,还做了一个“现代化”的推拉门。

  父辈说做人要本本分分、刚正不阿,正如那四四方方、简单大方的灯笼一般。从宣纸中透出的那一抹抹亮光格外动人,是每家每户对逝去亲人怀念,是对新年祥和平安、红红火火的期盼,是对民俗文化的薪火相传。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跑火把

  在老家,把元宵节称为正月十五,叫元宵节显得文绉绉,总感觉少了些小山村独有的味道。小山村的正月十五有很多习俗,唱大戏、唱“花儿”、上杨家沟庵……但最吸引我的是“跑火把”,这是一个孩子也可以完完全全参与的活动。每到正月十五这天,村子里的小孩子总是要缠着大人,早早用麦草、玉米秸秆等扎成一个火把,火把有大有小,有经验的大人往往会按照火把燃烧的时间控制火把的粗细和长短,以自己家的孩子抱着或者举着能跑为宜。扎好的火把会放在自己家门口,小的时候我总是偷偷地抱着火把去和别的村里的孩子比谁的火把长、谁抱着火把跑得快。

  太阳落山,等庵上的钟声敲响,各家各户的小伙子和孩童纷纷点燃自己的火把,朝着庵的方向跑去,庵在半山腰上,黑压压的山头点点星火,绵延不绝,犹如正在舞动的火龙,从远处眺望,格外振奋人心。那火光是村民对风调雨顺、农作丰收、驱邪逐疫、招引光明、迎接福瑞的愿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是乡村延续和发展的灵魂所在,文化资源延续了中华的历史,也塑造了每个农村的特色。把根留住,把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在乡村振兴大潮中保存每个村子不同的文化血脉,让传统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那抹光。
发布人:宋宋 发布时间:2022-2-11 09:11 收藏 阅读人次:3253

初审:严格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