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深沉的沂蒙麦子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峤山镇党委 杨洪于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春节假期回老家,母亲正在麦子地里捞麦子(也称洗麦子,就是对小麦进行淘、洗、晒),猛然勾起了我记忆里那些与麦子的深情往事,恰逢前期参与县委组织部部史的相关整理工作,使我不由得想起了一组革命时期莒县的支前(支援前线)数据。

  “自1946年12月至1948年11月,在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淮海等各次战役中,全县共派出支前干部、民兵、民工112732人次,其中担架11702架次,手推车18762辆次,挑子2594担次。另外还发动妇女,为指战员做军鞋8000多双,磨小米、高粱米、面粉共400多万斤。”

  这组支前数据每个数字背后都饱含着家乡沂蒙人的深情,都展现出革命年代沂蒙军民的鱼水情深,特别是那饱含汗水和起早贪黑辛勤付出的400多万斤粮食,更是让人读出沂蒙农家人对革命事业、对党的军队的深情厚谊。再望向母亲捞洗的麦子,更激发了我对麦子的深厚情感。

  我的家乡位于沂蒙山区莒县,在我所生活的村庄,那里没有大面积的平原土地,在人均只有几分平原土地、其余多为丘陵山区的土地上,家乡人曾一直沿用着原始的收割方式——手割麦子,而我就曾经在那原始的模式里参与了麦子的种植、浇灌、收割、捆麦、抱麦、打麦、摊晒、扬场、入仓、捞洗、磨面。

  我是一个热爱粮食的人,自小就与麦子有缘,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抱着我看麦场,也曾躺在平坦的麦场里听母亲讲各种神奇的故事。等大一点了就跟着妈妈在麦地里锄草干活,因父亲体弱,我13岁时便能开着手扶拖拉机翻耕麦地,上初中、高中那会,每年割麦子的时候,我都会回家手割麦子。等到硕士毕业回家乡工作后,还参与到麦收时节的防火安全工作,当金黄色的麦子铺天盖地展现在大地上时,都能让我感受到无尽的喜悦。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无论是种麦前的翻耕、平整土地的艰辛,还是麦子抽穗时生出青黄的惊喜,无论是秋后刚刚萌发出的芊芊细苗、还是冬雪覆盖下坚韧地展现青绿,无论春天旺盛稠密的碧绿、还是夏日里麦浪翻滚的金黄,都让我由衷感受到亲切。

  小的时候,家乡人主要是吃地瓜面,吃窝窝头、地瓜面煎饼多了,就盼望着能天天吃上麦子面的大馒头、水饺。依稀记得好几位邻居家哥哥过年拿到奖状的奖励,就是家中妈妈给做一个白面的“油饼子”。特别是像我父辈1960年左右出生的人,对贫困与饥饿有着他们切身的体会,所以他们对粮食有着别样的认识,直到现在,父亲每年都会存两大瓮的麦子。

  后来,随着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全面免除农业税,农家人的腰包逐渐富裕了起来,吃白面馒头、水饺成为家常便饭,甚至到现在,能吃个窝窝头、地瓜面煎饼反而成了新鲜事、健康餐,而生产收割麦子也都进行了机械化的作业,人们麦种及收割的劳累程度大幅减轻,这些生活的变化映照着生产生活水平的蒸蒸日上,特别是脱贫攻坚的战役,更是以托底的方式,让一些贫困的人口也过上了幸福安康的小康生活。可以说,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乡亲们和麦子的生活和命运,都进入了崭新的时代。

  麦子是农家人的金粒子、命根子。于我来说,既经历了对麦子面的渴望到充分享有的过程,又以选调生的身份参与到乡村脱贫攻坚的伟大战役,每当看到麦子,从一粒粒像汗珠形状的麦子中,我都能体会到一股深沉的情感,这种深沉的情感来自金黄色的麦子给予的醇厚的给养,来自对这片养我育我土地的深厚感激,来自于白居易《观刈麦》中“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的自责与惊勉。
发布人:莒忞 发布时间:2022-2-18 13:27 收藏 阅读人次:3332

初审:韦卡 编辑:李一画 责编:礼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