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用好“家访”这个调查研究“传家宝”

四川省江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明鸣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2月21日,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正式开学。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寒假,校长张桂梅又一次踏上了家访路,这样的家访十多年来从没有间断过。自2008年华坪女高建校以来,张桂梅已家访超过1600户,几乎每一名女高学生的家里,都留下了她的足迹。每个寒暑假的家访,似乎已成为张桂梅与女高学生们的默契约定,也成为她们之间最温暖的回忆。

  有人说,最好的教育是家庭与学校的完美契合,而家访就是将两股力量凝聚在一起的黏合剂。对于基层工作来说,“家访”更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最有效方式,是我们党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的“传家宝”。

  用“家访”访出乡村振兴“金点子”。“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党员干部干得好不好、群众生活幸福不幸福,乡村振兴该怎么做,老百姓最有发言权。放下架子,丢掉官气,经常深入农家“家访”,坐上炕头,与群众“零距离”“唠嗑”,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问失于民,才能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才能真正把民情吃透弄透,才能把思路在一线理清、问题在一线解决、发展在一线推动,得到群众拥护与支持,更能避免“决策失误走弯路,劳民伤财一场空”。

  用“家访”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贴近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党员干部有“进门入户”与群众“面对面”的态度,才会有与群众“心贴心”的温度。我们的职权是人民赋予的,不仅要经常深入基层“家访”,开展调查研究,更要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落脚点,聚焦群众最急最忧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拿出为民惠民的实招硬招,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戴,才能拥有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干事创业的强劲动力。

  用“家访”增强党群关系“鱼水情”。“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党员干部是老百姓的办事员、服务者,要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和谐的“鱼水”关系,时刻不忘我们来自人民,以深厚的感情对待人民群众,以高度自觉服务人民群众,多进百家门,多喝百家水,多聊百家事,多帮百家忙,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在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中回答和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营养,增长本领才干,把握群众工作规律,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如今,传统的登门式家访正逐渐被手机、网络沟通替代,便捷的同时,少了面对面的温暖,家访的效果明显弱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的那样:现在通信很发达,通过打打电话、发发微信、看看材料也能了解很多情况,但毕竟隔了一层,没有现场看、当面听、直接问和“七嘴八舌式”的讨论来得真实鲜活。张桂梅身患20多种疾病,但她克服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折磨,无论学生家路途多么遥远,坚持十多年家访从未间断,“这个冬天,张桂梅被搀扶着走完家访路……”。“燃灯校长”的家访之路为广大党员干部作出了示范,同时也告诉我们:“家访”难在坚持,贵在坚持,成在坚持。走上新的长征路,我们要像张桂梅同志那样,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用好“家访”这个调查研究的“传家宝”,在“家访”中不断增强自己的责任感,砥砺自己的初心,点亮群众的心灯,连接好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心桥。
发布人:一鸣123 发布时间:2022-2-24 09:59 收藏 阅读人次:3372

初审:凌晨 编辑:文小汇 责编:亦风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