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党史学习教育

“红色”家书——初心代代传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泽头镇人民政府 董慧升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家书纸短,家国情长,革命先辈留下的红色家书承载着智慧和温情,呈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为民初心与使命担当,是教育年轻干部、砥砺初心使命的生动教材。承前人心路,启今人智慧,下面重温几篇红色家书,感受先辈的信仰力量。

  非效法俄式之革命,不易收改革之效。——周恩来的“初心”(1921年1月30日)

  这是周恩来赴欧洲求学三个月后,写给表兄陈式周信中的一句话,除了浅谈在欧洲求学的体会外,更表达出周恩来对“十月革命”于中国积极意义的振奋,反映了他其时,只有“效法俄式之革命”才能走向胜利的思想认识。青年时期的周恩来就展现出崇高的革命精神,信中他将私事、家事寥寥数语写尽,而重点向表兄述说了自己留洋的意图——“ 求实学以谋自立”,在学习、信奉革命思想的道路上大步前进,提出“当信共产主义原理”,他选择了共产主义信仰,而且奉行终生、矢志不移,这是周恩来走上革命道路之“最早的初心”。

  争国权以救危亡,是青年男儿之有责。——聂荣臻的“责任感”(1922年6月3日)

  这是聂荣臻写给父亲聂仕光、母亲唐雨衫的一封信。异国他乡,生活窘迫,但聂荣臻无时无刻不关心祖国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所学何为?”聂荣臻词句恳切地写下:“决非一衣一食之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食也”。国事早已深深地融入这个热血男儿的血脉之中,所以才有了如此坚强有力、气势磅礴的责任意识。一个伟岸形象跃然纸上,聂荣臻向父母的表态正与他当初负笈出川时的革命初心归于统一。争国权以救危亡,在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道路上,列荣臻从未忘记过自己的责任。

  儿生性与人不同,最憎恶的是名与利。——邓恩铭的“名利观”(1924年5月8日)

  这封信是邓恩铭在回青岛途中写给父亲邓国琮的。信中邓恩铭向父亲坦陈,自己本应回家看望双亲,但因为工作紧迫,只得将亲情放在一边,硬着心肠不回去。邓恩铭投身革命,是违背家人意愿的,家人期望他求取功名,光宗耀祖,因而对此极力阻挠。邓恩铭在信中说:“儿主既定,绝不更改,故同意与否,儿概不问。”但同时解释缘由:“儿生性与人不同,最憎恶的是名与利”。他希望父亲能支持自己选择的革命道路,希望得到家人的理解。革命与家庭常常不能兼顾,邓恩铭不贪图安逸,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民族担当,展现了他不同常人、憎恶名利的高尚情操。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红色家书映照的,是将名利置于身外、以家国为重的初心使命。如近百年前革命先贤点燃新中国曙光时那般坚定无比,现在我们扎根基层,当继续执着前进,那颗最初的心,从未改变。
发布人:开心点点 发布时间:2022-2-28 10:36 收藏 阅读人次:5246

初审:王战坤 编辑:文小汇 责编:亦风 回复

112371网友ts5ptb发布时间:2022-3-4 23:5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红色家书映照的,是将名利置于身外、以家国为重的初心使命。

引用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