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乡镇干部 “只此浇灌”方能“春花烂漫”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委组织部 李对虎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对于基层工作,笔者说起来蛮有感触。20年前在乡镇工作的我,不在入户宣传政策、指导农户打水井,就在田间地头修梯田、覆地膜、种土豆。而近年来部分乡镇驻村干部却被电脑“粘”住了,不在报表册、写总结,就在“粘贴”“复制”工作方案等。虽然起早贪黑、没日没夜,但没有时间走村串户,拉远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作为“穿针引线”的乡镇干部,应当自觉走出办公室,走村串户、深入田间,用勤劳的汗水浇灌群众的幸福之花,让其灿烂绽放。

  勤看群众脸色,多从“表情包”中解锁急难愁盼。群众的“表情包”就是干部工作的“风向标”。群众对基层干部的态度好坏,就是衡量基层干部工作好坏的“标尺”。干部架子大不大、作风实不实,是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是真“镀金”还是“真干事”,全部挂在群众脸上、装在“表情包”里,从中便知群众期盼、工作进展。乡镇干部要学会“察言观色”,看清是“红脸”“白脸”还是“黑脸”,从中解锁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忧什么,全面掌握第一手材料,通过研究分析、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思考,客观、真实、准确地掌握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甚至是“沉年积案”,并找到问题的本质和规律,列出问题清单,明确责任、规定时限,实行盘点销号办理,最终画上群众满意的“句号”。

  勤问百姓疾苦,多从“埋怨声”中解锁问题根源。“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乡镇干部就要有这种爱民情怀,而不是“事已关己,高高关起”。乡镇干部当离开板凳、撂下架子,用“土味情话”在街头巷尾、农家院落讲政策、话家常、问民情;当扑下身子、掏心窝子,用“土味情怀”深入群众倾听百姓“埋怨声”。要把屁股坐在群众一边,要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要与群众交朋友、拉家常,要让群众发牢骚,自己甘当深挖问题根源的“小学生”,要在“逆耳”之言中理顺群众的难点、堵点、痛点,条分缕析,对症下药,用去“腹心之疾”的决心彻底解决问题,打开群众心结,从而让群众笑口常开,决不能解而不决、解而无果。

  勤做琐碎“小”事,多从“满意度”中解锁工作作风。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群众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等一件件民生“小事”,虽然看起来零零碎碎,却连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具体要求。这一件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是急事、难事。如果这些“小事”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就会影响群众的思想情绪,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群众思想情绪的好坏,反映的是党员干部作风的好坏。如果把说了当办了、把办了当办成了、把办成了当办好了,这种漂浮的、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在群众的满意度中就会反映出来。乡镇干部要俯首为牛,以“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行动自觉把群众的“小事”当“大事”来办,不仅要办成,而且要办好,要让群众当“裁判员”,切勿自己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勤跑田间地头,多从“泥土味”中解锁实干姿态。躺在沙滩闻不到花海的馨香,同理,不进农家门、不进田间地,怎么能知道百姓冷暖、病虫防治呢?坐在办公室,“躺”在电脑前“粘贴”“复制”的各类发展规划、工作方案、统计报表,形同“空中楼阁”,拉远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淡化了与乡亲们之间的感情,是撑不起人民幸福的“温暖小屋”的。实干出真知。乡镇干部当从电脑中“解放”出来,除去机关作风,摆脱各类表册、总结的束缚,踏踏实实地走出办公室,在春种秋收的火热实践中,撸起袖子、卷起裤腿,用“汗水味”走田间、下地头,与群众聊生活、帮生产、解难题,从“泥土味”中知民情、解民意,真正走进群众心坎,用自己的实干之姿温暖群众之心。
发布人:李对虎 发布时间:2022-3-19 12:28 收藏 阅读人次:2489

初审:张兵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