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办实事要多些“换位思考”

四川省大邑县新场镇人民政府 吕永祥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换位思考,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视角上,看待和思考问题,从而在替他人、替对方着想中,在互相宽容、信任和理解中,以将心比心换取真心,在和谐融洽的氛围里推进工作开展。

  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需要直接与群众打交道。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同志感觉自己尽心尽力了,一心一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但群众并不“买账”,甚至闹情绪、“发扁言”、不配合。究其原因,就是这些同志不注意工作方法,没有设身处地进行换位思考,没有真正想清楚弄明白群众的所思所盼所需,于是就出现工作做不通、费力不讨好、甚至“南辕北辙”的尴尬局面。为此,党员干部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的过程中,务必多一些换位思考。

  多些“换位思考”,才能把问题矛盾抓得准。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党员干部的工作做得好不好、实不实,群众最有发言权。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就得多站在群众的立场上,经常深入群众之中拉拉家常,主动同群众接触,经常与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甘当小学生,推心置腹地交流,虚心向群众请教,善于当群众肚子里的“蛔虫”,在换位思考中听实话、摸实情,找准群众的困难和矛盾的症结所在,进行逐条梳理,为精准把脉解决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多些“换位思考”,才能把方法措施定得实。有时,党员干部一心想干事,努力干成事,但往往付出与收效不成正比,汗流浃背地干,群众却不理解、不领情,一心为群众着想,却常常“好心办错事”,之所以这样,往往是缺乏换位思考,导致方法措施定得不实。解铃还须系铃人。群众自己的困难和问题,往往在如何解决上,群众更有发言权。党员干部如果头脑一热就“拍脑袋”“拍胸脯”,看似很有魄力,但往往方法不对导致效果不佳。为此,党员干部务必要换位思考,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把群众所想定成方法,把群众所盼变为措施,才能把工作做到位。

  多些“换位思考”,才能把作风纪律树得严。党员干部的作风,关乎党和政府的形象,关乎事业的兴衰成败。有的时候,个别党员干部不注意形象,喜欢摆“官架子”,说话爱打点“官腔”,或者在面向群众的时候,说些假大空的话,一点都不接地气,群众自然而然地避而远之,甚至是反感。事实上,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务必要沉下身子,在换位思考的过程中,以扎实的作风多钻“矛盾窝”、敢下“深水区”、敢啃“硬骨头”,以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能树好党员干部勤政为民的扎实作风。

  多些“换位思考”,才能把干群关系搞得好。劳动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务必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标准。只要老百姓期望的,我们就坚决干好;老百姓反感的,我们就坚决不干。要在多些换位思考中,培植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多一分民本之心,少一些官本思想,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中,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以一心一意当好群众的“服务员”,让群众感觉受尊重,把党员干部当朋友。要在党员干部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中,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发布人:关山雄鹰 发布时间:2022-3-31 15:41 收藏 阅读人次:4512

初审:韦卡 编辑:李一画 责编:礼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