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作为到村任职选调生和驻村工作队员,我从镇机关下到中山村工作,转眼间我在村里工作快一年了。我成功从一个“外乡人”转变为村里的“自己人”,这段时间我深刻体会到了基层组织的不容易,也收获了很多成长和感动。
摆正自身位置,树立“主人”意识,才能快速融入。驻村不是来混“基层经历”,更不是来给简历“贴金”的,我来村里的时候就告诉自己,我现在是村里的主人,不是客人,因为我是村里的驻村干部,要和村里一起干好乡村振兴相关的各项工作。这个主体责任一定要担在肩上,一定要置身其中,这是组织安排给我的工作任务,也是作为选调生到基层增长才干的“必由之路”。要想干好工作,首先要和村干部打成一片,活要一起干、事要一起担,自觉从思想上摒弃好高骛远,始终保持“空杯”“归零”心态,在服务群众的过程真学本领、真长经验。
遇事冲锋在前,树立“先锋”意识,才能获得认可。群众的认可才是最有含金量的“简历”,实践出真知,实干获认可。作为驻村干部,不怕麻烦,事不避难、行不避险,凡事干在前面,争当先锋才会获得认可。比如在疫情防控和全员核酸检测一线,排查管控、坚守岗位、熬更守夜是常态,“私车公用”上门服务可以获得群众点赞。孩子是家庭的希望,让孩子读书就业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发扬“牛皮糖”精神,像对待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对待孩子,成功劝返就读,就会有满满成就感。真心真情帮扶,遇事冲锋在前,从一件件小事干好积累群众点赞,把一桩桩难事办好获得群众认可。
发挥自身优势,树立“互助”意识,才能形成合力。驻村工作队和村级组织不是“两张皮”,要依靠村支两委共同开展工作,不包办、不越位。我主动对村干部进行“传帮带”,发挥我电脑熟、眼界宽的优势,教他们写简报、做表格、办会务等,真心实意和村干部一起干工作,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村里的干部见我“倾囊相授”,也对我进行“传帮带”,带我入户、开坝坝会、验收项目等,教我做群众工作的方法、与群众沟通的技巧,带我迅速熟悉村情民意,偶尔还会吃上“杀猪饭”,喝上“土罐茶”。我们互促互融“双帮带”,相互取长补短、同频共振,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共同成长为基层战斗堡垒的振兴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