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新的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2022年4月15日是第七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国家安全工作,归根结底是保障人民利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坚强保障,给予人民群众安全感。作为党员干部,对于国家安全知识的学习掌握,不能只了解“皮毛”“一知半解”,要不断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要把这堂国家安全教育课化为全民的实际行动,在常谈常省常抓中,肩负起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共筑捍卫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
上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思政课”。国家安全教育不只是思政课老师的责任,也是全民的责任,当共同施教践学,推动“国家安全教育”实现“全民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中国特色的安全概念,浸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人民安全就是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核心价值所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对国家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家安全不再局限于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等传统意义,而是延伸至国家利益在哪里,国家安全就到哪里,“国泰”方能“民安”,国家安危没有“局外人”。在国家安全工作内容、方式等亟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同时,还要提高警惕性和保密意识,忠诚履职,不断增强思想上的忧患意识,做到居安而不忘危,塑造中国特色大国安全的“行动指南”。
上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必修课”。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就是在思想上“搞建设”,去解决问题、争取民心,是国家安全的固本之策和长久之计。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国家安全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我们必须在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自我对标上好安全教育课。国家安全教育不是“招之就来、挥之即去”的“选修课”。这堂安全教育课,是确保学习有方向、有路径的“必修课”,重点突出以个人自学为主,能否担当作为是检验课程效果的“试金石”,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外延,实质就是把维护人民利益的思维放在压倒一切的第一位。比如,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牵动全国人心,更需要全国人民对防疫给予了充分配合,这既是保护自己生命健康的需要,也是守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因此,不管何时,任何人都得把“安全”这个担子挑起来,在行动自觉中守好自己的“责任田”。
上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专业课”。回顾历史,中国人民虽历经多次战火的荼毒,一批批前仆后继救国救民的革命先烈所坚信的信念从未被摧毁,他们慎终如始地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落实到事关国家安全的每个领域。“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要以民为本,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绷紧国家安全这根弦,拧紧头脑中的“安全阀”,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安全研学实践”教育,如以场景化,通过安全教育录像、警示片、展览等形式再现安全实践教育场景;以角色化,在各基地营地开展安全教育课程,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明白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以案例化,将泄露国家机密、危害国家安全、受到法律惩处的实际案例纳入中小学的安全实践教育课程,进而夯实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安全等方面的专业基础。为此,常谈落实“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是践诺行动,万不能把学习场变成“秀场”。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没有终点,要充分借助国家安全教育日的契机,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常谈常省常抓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才能更好地打好一场场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写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