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梁宏在《中国在梁庄》一书中写道:“村庄,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民族的子宫,它的温暖,它的营养度,它的整体机能的健康,决定着一个孩子将来身体的健康度、情感的丰富度与智慧的高度。”乡村振兴则会让这个“子宫”更加温暖,因此广大基层干部必须牢牢抓住几个“关键”,久酿“农情蜜意”,打造全新“引擎”,助力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
精准把控,始终抓住基层组织建设这个“关键点”。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兴党,重在基础。基层党组织遍布于社会各个领域,与广大人民群众有着最直接、最亲密、最广泛的联系,是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维护党的领导、团结动员群众的坚强战斗堡垒。地基夯得牢不牢固直接关系到上层建筑的建设,组织兴则乡村兴,组织强则乡村强。因此夯实基层组织建设,筑牢基层组织堡垒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先手”,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制胜棋”。激活基层组织战斗力,构建基层组织堡垒就必须加强基层组织标准化、制度化建设,就要以强化政治功能为抓手,加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彰显党的政治引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发展推动力,对于党组织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继续派驻第一书记,实行定点联系帮扶,要让基层党组织发挥“指挥棒”“助推器”“风向标”的作用。
持续加强,始终抓好基层党员干部这个“关键人”。乡村振兴,唯在得人,人才是农村发展的源头活水,打造够硬够强的“人才引擎”是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必要举措。党员干部既是落实党和国家政策的“干细胞”,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和“先锋队”,更是引领农村科学发展的“领头雁”,因此要牢牢抓好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强化党员干部责任担当,不断加强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传承好老一辈党员的红色基因,主动激发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创业热情。党员干部要牢记时刻走在前列,“挽起裤脚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断提高学习和创新能力,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用有所成,积极接触前沿事物,运用一切积极有效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手段来指导实践,用扎实肯干的态度当好乡村振兴的“拓路者”和“模范生”。
不忘初心,始终抓住农民主体地位这个“关键词”。乡村振兴的每一件事都关乎农民,每一件事都离不开农民,农民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直接决定了乡村振兴成就的高度。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民在我国人口组成中占据着极大的比例,农民幸不幸福、满不满意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底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色。农村发展最终还是要靠农民,新时代要用更新的方式去积极引导农民,强化农民自身主体意识,全方位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通过送戏下乡、平台直播、转发短视频等新方式向农民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提高农民参与建设家乡的热情和活力,摈弃“等靠要”的惰性思维,增强创造财富的意识和本领。坚持农民主体地位,还要始终和农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时刻牢记我们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上接政策,下接地气,问计于民,从农民中找到乡村振兴的“密码”和“锁钥”,不断解锁乡村振兴“副本”上的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