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致富有“稻” 一粒米叩开村民致富门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政府 任聪慧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今年,是张海峰和水稻打交道的第17个年头,从20岁进入父亲创办的大米厂工作,到凭借自己的“好点子”为工厂盈利10万元,再到创办兴安盟草原三河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这一路走来,他说:“我坚守的就是‘初心’二字”。

  打造“稻梦”工厂

  2010年,张海峰通过改变原来的工厂经营理念、更新工厂设备、升级产品包装,赚到了从业五年来的第一桶金,那时起,一个关于梦想的种子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

  作为土生土长的三合村人,他对于这片土地的熟悉与热爱不言而喻。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哈达镇三合村是典型的朝鲜族村落,曾入选2020年全国生态文化村,是国家AAA级绿色水稻种植基地,这里土地肥沃,灌溉条件良好,温光资源充足,稻米产量高,品质优良。得益于丰厚的自然资源与心中的“稻梦”,2014年,他创办了兴安盟草原三河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本着“开拓创新、精益求精、言行必果、敢于负责、待客如友、精诚服务”的企业精神,张海峰的“稻梦空间”就此开启。

  从水稻选种、育苗、插秧、除草除虫、施肥、灌排水、收割、干燥、筛选、加工一套流程下来,张海峰实现亲自把关、严格把控,通过与村民“签订协议+保底收购”的合作方式,合作社水稻种植初具规模。但光有规模还远远不够,将有机水稻种植形成良性的循环体系,不断提升水稻品质是他心中更高的目标。修建高标准基本农田,通过土地整治建设形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才能使稻田“升级”,提高播种效率,实现高质生产。在张海峰的带领下,三合村目前已形成高标准基本农田10000亩,农民的收入实现增长的同时,也让“粮田”变“良田”,使粮食安全更有保障。

  带动“稻富”产业

  如果在9月来到乌兰哈达镇三合村,你会看到成片的稻穗株株饱满,在阳光的映衬下散发着金色的光芒,阵阵稻香扑面而来,正忙着收割稻谷的村民们望着滚滚稻浪,还会不时提起张海峰的名字。

  为带动三合村发展优质水稻产业,打响“草原三河”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张海峰以“带动全村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主动承担市场风险,与种植户签订收购协议,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实行“农户种植+公司订单”兜底保障,每年为村民发放最适合本地生长环境的稻种,实现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技能培训,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五个统一化”管理。2022年,兴安盟草原三河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有在职员工42人,拥有有机水稻种植基地1500亩及绿色水稻种植基地7000亩,年加工水稻8000~10000吨,年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现有签约农户803户,订单覆盖面积12000亩,签约农户种植的水稻将以高于市场价格被收购,预计每亩至少增收100元,通过发挥规模优势,与农户实现互利共赢,农民的增收渠道拓宽了,收入增加了,底气更足了,真正实现了“致富在家乡,不用去远方”的梦想。

  开拓“金稻”市场

  北纬46°大兴安岭南麓,是世界公认的寒地水稻黄金带,昼夜温差极其适宜水稻生长,“草原三河”大米就生长在这里。经无污染的察尔森水库晾晒水灌溉、有机质含量高的黑色土壤培育,独特的地域优势保证了草原三河大米的高品质。同时,工厂引进国内先进设备,采用机械抛光、电脑色选、真空包装、冬眠锁鲜等高新技术,保证稻米颗粒饱满、色泽洁白、米质油润、味道香甜、营养丰富。“草原三河”大米除了在兴安盟是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在南方市场也备受好评,现已远销至北上广深等多个一线城市。

  严把质量关,将绿色、健康、有机的食品送上消费者的餐桌是张海峰第一目标,提升大米的附加值,延长大米的产业链,使企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村民进一步创收增收,则是他一直努力的方向。通过对大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优质碎米进行深加工,用于生产韩式打糕、米肠、米酒、月亮糕等朝鲜族特色食品,并在线下门店售卖,目前已在乌兰浩特市开设打糕直营店4家。同时,张海峰对现有厂房进行升级改造,新建厂房占地面积近五万平,包括大米博物馆、电商直播基地等富有新型特色的场地。

  下一步,张海峰计划在自己的工厂内开设电商直播基地,他说:“我对直播电商充满了期待,我想打造一支属于我们草原三河自己的电商运营团队,优先考虑吸纳本村有能力、有梦想的人跟着我一起干,我想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村民搭建致富新平台,也为我们三合村的发展添砖加瓦,为国家的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发布人:小笔头 发布时间:2022-4-20 08:49 收藏 阅读人次:2888

初审:凌晨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回复

1和谐幸福美丽家园发布时间:2022-4-20 14:43

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创新观念。

引用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