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驻村1000日 追梦乡野更深处

陕西省周至县翠峰镇官村 赵浩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2019年我以一名选调生的身份,怀揣着实现乡村振兴的理想,来到了陕西省周至县翠峰镇官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站在村口看着官村,我总觉得它就像个幸福的婴儿,安详舒适地躺在翠峰山的怀抱里。深入其中便会发现,这个“婴儿”正在健康茁壮地成长,这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在乡村振兴发展的春风下,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一次“选举”,一种责任

  2021年1月和3月,官村党支部与村委会进行换届选举,我成功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初任“领头羊”“火车头”的我时常感觉“压力山大”,但在镇党委的指导下,在其他“两委”的帮助下,在党员群众的支持下,我渐渐适应了新角色,将“千根线”不断理顺,扎实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不论双休日、节假日还是雨雪天气,我都会坚持值守卡口、摸排返乡人员、关心慰问志愿者、检查门店人员核酸报告等,全力守护村民健康安全。每次全村大规模核酸检测我保持凌晨4:30起床准备物资设备,确保5:30一切准备就绪顺利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在核酸检测现场,当遇到孩子哭闹不肯配合,就轻声安抚;当老年人不会用手机时,就耐心帮助绑定二维码;当村民排队时间久大吵大嚷时,便赶忙上前解释;在集中采样结束后,便引导医护人员入户对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核酸采样。工作虽然辛苦,但听到群众的“谢谢”、村子的平安,便会忘掉疲惫、充满干劲。

  6月-10月是雨季汛期,我保证驻村值守,时刻关注气象信息,雨前带领“两委”干部对危旧房屋、道路、河道排水口等展开巡查,全面走访排查各类安全隐患,查看低保五保户、老弱病残户、贫困留守户等重点人员住房安全、用气用电情况;雨后实地查看路面积水、村内基础设施(路、水、电、气)以及环境卫生等情况,对街道积水、路面损坏、淤泥垃圾等问题及时处置。“姨,这危险得很,咱赶紧走,去村部住几天,等雨下过了再回来。”这是我入户时讲得最多的话,去年雨季我村把20余户危房户转移撤离到安全地带,拆除15处无人居住土坯房,确保了全村村民平安度汛,未发生安全事故。

  “这里是我们改建的休闲广场,有文化长廊、有建设器材、有文化书屋、有文化礼堂,大家出来多走走,来这里跳广场舞。”一到夏天,我就很喜欢去群众家里组织大家到村部跳广场舞,既能锻炼身体,也能娱乐聊天。这两年的时间,村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街道路面拓宽工程彻底解决了之前“脏乱差”问题,500余盏太阳能路灯照亮了整个村子,污水管网通到了各家各户……家家户户都享受到村庄发展带来的红利。

  一次“创新”,一种使命

  “贫困户居住地图”就是我的扶贫“秘笈”。2019年刚驻村时,我对村委会工作和贫困户情况不了解,只能白天学习精准扶贫政策,傍晚同村干部走访贫困户。当走访一个周后,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已经忘记了前几天走访的贫困户居住位置,但如果再让村干部同我一起逐户走访也不合适”。就此问题,我就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绘制一份“贫困户居住地图”。我就手绘一份“官村地图”,再挨个将贫困户的居住位置在地图中标记下来,一个月走访下来便完成了一份“官村贫困户居住地图”。这份地图为我协助贫困户办理低保残疾证、申报产业帮扶资金、宣传就业信息、消费扶贫带动产业等提供很大的帮助。

  “剥皮吃、切着吃、炸成汁,都好吃,周至县翠香猕猴桃,大家一定要买它。”这是我直播带货结尾时常常说的一句话。2021年9月,面对农户猕猴桃因疫情影响而滞销的问题,我通过了“直播带货”的途径来解决此问题销售猕猴桃。为了给观众献上精彩的直播内容,直播前我准备10余种不同种类的猕猴桃,现场向观众展示,并详细地介绍猕猴桃的种植技巧、营养成分、食用方法等,吸引观众下单购买。不仅通过线上直播的方法,我还在线下联系了多家果业公司,推销我村猕猴桃,经过不断的努力,通过“线上+线下”的途径销售3万余斤滞销猕猴桃,保障了农户的收益。

  村集体经济一直是我村的发展短板,为了确定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方向,2021年夏天我带领着村两委干部到全县四个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进行调研学习,规划出我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的三个阶段,一是迈出步子,种、养、商同步发展,实现村集体经济从“0”到“1”(2021年-2025年);二是加速发展,大力建设“两条主线”,村级集体经济雏形初步显现(2025年-2030年);稳中求进,构建商业模式和现代化体系,建立“现代化小城镇”和“田园示范综合体”(2030年-2035年)。本篇调研报告在国家乡村振兴局举办的2021年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乡村振兴系列重要讲话征文活动中获奖。

  一声“小赵”,一种信任

  自小在农村长大的我,在成长过程中深刻体会了农民的心酸和不易,所以在求学时就树立了“建设农村、服务农民”的理想。当听到村民口中喊出的一声声“小赵”时,我的内心感觉到很温暖很亲切,便会下定决心干好每一项工作,用心用情用力为他们服务。

  四十多岁的孙家俩兄弟懒散惯了,不工作只等着政府救助,我便天天到家做思想工作,托人四处打听,为其找到了学校保安的工作,解决了就业问题;五十来岁的老赵患有肢体残疾,行动不便,但还得照顾七十多岁的母亲,看到这种情况,我便为其申请小额信贷和公益性岗位,协助其种植雪松、红叶李等苗木,建立长期产业;七十多岁的老马夫妇,儿子已失联十多年,老两口相依为命,家里的土房子破破烂烂,我便帮助其申请危房改造,协助其把房子盖好……

  从寒门奋斗出来,我深知寒门出贵子的艰辛,现回到农村工作,我就努力为孩子多做点事儿。到村第一时间,我便摸清了本村学生情况,留守儿童偏多。防疫期间,我便为其补课,在村委会大楼创建自习室为孩子们提供学习空间,并发起“阳光·助学”行动,通过“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学生”、“组织学生走访工厂、参观大学”、“引入优秀大学生支教团队”等形式来为孩子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够让孩子们感受温暖,心中播下“读书有用论”的种子,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拼搏一个更光明、更幸福、更美好的未来。

  孩子们无忧无虑的欢笑,百姓认可的目光,那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认同和鼓励。我将继续全身心投入乡村振兴工作,不负组织的培养和乡亲们的认可。

发布人:正好 发布时间:2022-5-13 14:37 收藏 阅读人次:10411

初审:李爱国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