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勤于“韧”志方成事

山东省潍坊市委组织部 刘文晓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苏轼在《晁错论》中有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自古以来,大大小小的“天才”即便目标科学、方向正确,也需坚韧不拔、接续奋斗,方能获得成功。历史也证明,一些宏伟事业也因为主人公缺乏坚韧品格而功亏一篑。党员干部要常修坚韧之志,努力涵养坚韧品格,越到拼搏奋斗时越要增强韧性韧度,坚持坚持再坚持,确保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韧”是攻坚克难的法宝。有些事情做着做着停顿下来踟蹰不前、甚至中途夭折,丢了敢打能拼的韧劲是原因之一;反之则迎难而上、成功渡劫。《清史稿·谈迁传》中记载了一则故事,“迁家贫,不见可欲者,夜有盗入其室,尽发藏橐以去。迁喟然曰:‘吾手尚在,宁遂已乎?’从嘉善钱氏借书复成之。”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国榷》即将成书之际,家里遭了贼,将盛满书稿的箱子盗走,面临这一晴天霹雳,谈迁很快从悲痛中走出来,决心重新撰稿,又经过四年搜集资料、呕心沥血,再次成书,为后人留下了一部历史名著。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战斗。”干事中途乃至人生路上,挫折和曲折不可避免,难能可贵的是拥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一旦确立目标任务就要持之以恒、强化定力,不屈不挠、斗争到底,蓄积滴水穿石的精神、善作善成的毅力、老牛爬坡的耐性,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在业绩的量变中谋取能力质变,努力创造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功绩。

  “韧”也是心无旁骛的境界。“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美好传说,反映了先贤前人、仁人志士坚韧无畏追求目标、专心致志创造创业的精神。韧者笃行,韧则行远。实验室里,屠呦呦等人以沸点在60摄氏度下的乙醚制取青蒿素,经过191次实验,终于观察到青蒿素对鼠疟、猴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烈日之下,袁隆平一次次潜心试验,以汗水浇灌杂交水稻;暴风雨中,南仁东一趟趟勘探重峦洼地,为“中国天眼”选址殚精竭虑……这些都启示今天的党员干部,想要锐意进取、建功立业,就需树立强烈的使命担当,干中带“韧”、以“韧”促干,在心无旁骛、用心如一中履职尽责,在专心专注中推陈出新,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韧”还是大爱无私的风骨。欧阳修在《偃虹堤记》这样说,“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意思是说,为人民群众考虑得多了,各种政策方案也会周全科学,才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郑板桥曾在《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的画中题诗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体现在处理民间诉讼案件的“判牍”中,他曾说“或有欠租情事,非霸产也,方得时两人各自新,何苦退地。不准。”地主告发佃户“欠租”,郑板桥给予驳回并否认“霸产”,既不提完租又不让退地,而是“两人各自新”了结,充分维护穷苦群众的利益。“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党员干部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在体察民生疾苦、倾听百姓呼声上多下功夫,忠诚为民、真抓实干,大公无私、干净干事,坚决同歪风邪气斗争到底,坚持不懈做好事,尽心竭力解难事,涵养清正儒雅的风骨,留下人民群众交相称赞的实绩和美名。
发布人:潍县晓子 发布时间:2022-5-17 08:16 收藏 阅读人次:4280

初审:李爱国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