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年轻干部 警惕四种“致腐心理”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许镇镇黄墓村选调生 杨晨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共产党员网刊登“生逢伟大时代,年轻干部如何成长成才”系列报道,第8篇文章强调年轻干部要守住守牢拒腐防变防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必须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看清一些事情该不该做、能不能干,时刻自重自省,严守纪法规矩。

  翻看落马官员的忏悔录时,案例中落马官员腐化堕落的种种表现令人瞠目结舌,其一步步沦陷的“作怪”心理发人深省。年轻干部应深入剖析警示案例,用反面典型警醒头脑,尤其是要从落马官员的心理变化中分析背后的本质,正己修身,防止小毛病变大问题、“看片人”成“片中人”,打好廉洁“预防针”,争当廉洁自律的模范者。

  警惕攀比心理,避免心理失衡。攀比心理,指的是脱离自己实际收入水平而盲目攀高的消费心理。积极的攀比会有利于成长进步,但盲目攀比将带来巨大的痛苦。面对商人企业家的“一掷千金”、饭局上的“推杯换盏”,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极易心理失衡。年轻干部属于“八九点钟的太阳”,要利用“可塑性强”的优势,增强党性历练,传承红色基因,保持艰苦朴素、淡泊名利的心境,将一门心思用在脚踏实地、干事创业上,自觉杜绝“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拒绝外表光鲜的“精致主义”。要牢牢守住生活关,加强自我约束,规范朋友圈、社交圈和“8小时”之外的活动,真正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拧紧思想的总开关。

  警惕侥幸心理,避免自欺欺人。“贪如火,不遏则自焚;欲如水,不遏则自溺”。对党员干部来说,一旦侥幸心理占了上风,最终将转化为腐败行为,将自己送上审判台,堕入万丈深渊。有的党员干部机关算尽,认为自己能够瞒天过海、“名利双收”,将“东窗事发”归结于“运气”不好,但却忘记了“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的俗语。年轻干部自觉补足精神之“钙”,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常怀“伸手必被捉”的自警,破除“你知我知”的自我麻痹心理,在小事小节严格要求自己。要常拿党章党规“扫描”、同党中央要求“对标”,用英雄模范“透视”,用政治理论上的清醒清除“思想污垢”,在面对“第一次”时,就要意志坚定、毫不动摇,坚决不越法纪红线,做一名清清白白的干部。

  警惕从众心理,避免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从众心理的滋生,除了自身底线失守,也与政治生态息息相关。从近年的典型案例看,从众心理往往会造成“塌方式”腐败。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的生力军,必须把造福人民视为最大政绩,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要抵制“拿人钱财,替人办事”的错误想法,谨防“我们这里都这样”的错误“共识”,涵养“检身若不及”的自觉,不做纵容腐败的“帮凶”。要擦亮判断是非的“火眼金睛”,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增强“见于未萌”的预见能力,同“潜规则”作坚决斗争,不在成长路上办“糊涂事”,守住政治关、权力关、交往关,绝不能庸庸碌碌,得过且过。在正己修身中,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警惕补偿心理,避免腐化放纵。补偿心理,指的是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偏差,因此力求得到补偿。一些干部因升迁无望产生“吃亏”心态;或临近退休,要大捞一笔,干脆“破罐子破摔”;或对家庭有所“亏欠”萌生“弥补”心理,导致思想上“歇歇脚”,行动上“松松手”,进而转向腐化堕落。年轻干部必须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守纪法规矩。要明白权为民赋、权为民用、利为民谋、为政不私的道理,始终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利益观,破除“以官为贵、以官为尊”的“官本位”思想,时刻保持清醒。要树立公仆意识,强化党性观念,目光长远、踏实肯干,为民服务不是“等价交换”,更不能“斤斤计较”,克服“欲望膨胀”,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发布人:小白杨 发布时间:2022-5-17 16:58 收藏 阅读人次:4118

初审:余路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