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上好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课

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 靳仔囡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众所周知,每座博物馆里都有“镇馆之宝”。这些“镇馆之宝”是我们了解闪耀在中华大地的灿烂博物馆文化的宝贵线索。我们不仅要通过“镇馆之宝”感受文博之美,更要上好“镇馆之宝”这堂别出心裁的大课。

  上好博物馆里“格物致知”“镇馆之宝”课。《大学》里讲:“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宋代理学家程颐认为,“格物”就是穷至物理。“格物”的“物”,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致知”就是“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每当我们走近城市里一座座博物馆,就如同进入一座座精神文化的殿堂。细心者不难发现,最吸引人们的并非展厅里一件件宝贝的瑰丽抑或是尘封的外衣,而是深藏在他们背后的前世今生传奇故事。无论是远在公元前十四世纪的“老寿星”司母戊鼎,还是近在去年刚由“嫦娥五号”返回器带回地球的“月球样品001号”,每件文物都需要发扬格物致知的精神深入挖掘和研究,切忌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地学。

  上好博物馆里“以史为镜”“镇馆之宝”课。历史就是一面镜子,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每件文物都是一面镜子。有的镜子是面“现形镜”,带我们穿越文物看其背后的历史真相,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如“乾隆霁青金彩海晏河清尊”瓷器,见证了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掠的残忍瞬间,当时的海晏堂沦为一片废墟,而海晏河清尊却奇迹般地保留了下来。它为人们述往思来、廓清迷雾,还原了历史真相。有的镜子是面“媲美镜”,让人们“越照越美”,于古今对比、国际比较中看到当今世界的巨大嬗变和生活的愈加富裕美好。有的镜子则是面“传承镜”,如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天下为公”、1919年五四运动纪念章、李大钊书赠杨子惠的对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让人们于纪念中把革命精神薪火相传下去。

  上好博物馆里“以文化人”“镇馆之宝”课。博物馆是座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大学校”。这座“大学校”里不仅有无穷无尽的知识,还有不可小觑的文明的力量、传承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和创新的力量。学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校园里有“经师”亦有“人师”。博物馆里的“经师”就是一件件会说话的文物、一块块有字展板、一位位金牌讲解员和志愿者、一个个紧跟新时代步伐的展览,博物馆里的“人师”就是润物细无声的“沉浸式”教学、藏于物件之后的“无字之书”、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绵延力量、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力量、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创新力量。有一件文物叫“欹器”,讲的是“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的道理。每个参观者都应做一个“欹器”,以“小学生”的虚心态度上好每堂课。

发布人:雪中送炭 发布时间:2022-5-18 15:33 收藏 阅读人次:2128

初审:杨南方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