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莫让年轻干部“消化不良”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深溪镇 黄露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俗语说:“夏不进补、底气不足”,人在盛夏出汗多、消耗大,这时如果不进补,身体难免要遭殃。意气风发的年轻干部也应及时“进补”,遵循“补脾健胃、养阴扶阳、清心养心”科学进补三原则,避免“消化不良”。

  做到“补脾健胃”避免“宿食不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会议上谈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时曾说:“要注意解决消化不良问题,消化胃里的积食,否则是要脘腹痞胀、宿食不化的”。同理,学习也是一样,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大家特别是年轻干部要避免无法沉心静气,在学习上“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等问题,以防出现应付、抄袭等不良风气。可见,学习需要“细嚼慢咽”,要做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立足实际,挖掘背后的深度,把握要达到的目标,才能掌握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工作方法,从而指导实践,推动发展。年轻干部要秉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念,善于思考、勤于提问,多问几个“为什么”,打破思维定势,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开创“新局面”。

  遵循“养阴扶阳”谨防“补不适宜”。人分寒热虚实,如不明白自己的身体状况就胡乱进补,反而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增加机体负担。年轻干部刚走上工作岗位,可能会因为看事情不够全面深刻、对自身认知不清晰而导致工作适应不良。年轻干部要对照党规党纪这本“健康手册”,对自己进行一次全面“体检”,逐字逐句对照标准自我检视,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吾日三省吾身”,及时查缺补漏提升能力,筑牢底线意识;也要对标各类“先进典型”“先锋模范”,找准自身差距和不足,敢于对自己“下药”,根据自身存在问题和短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理论知识不足补足理论,实践经验欠缺加强基层锻炼,做到“对症下药”,才能有效提升“身体素质”,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注重“清心养心”切忌“过度进补”。“是药三分毒”,如若过度进补,极易导致新陈代谢失调等问题出现。部分年轻干部刚到新单位,工作热情高涨,本是好事,但凡事过犹不及,若太过追求领导赞扬、眼前利益,忽视实际的工作成果和工作实效,多半会适得其反。所谓“心浮则气必躁,气躁则神难凝”。浮躁心态容易干扰做事的专注度,导致不能辩证地看待问题,甚至是走偏犯错。年轻干部要发扬“扣扣子”精神,虚心锻炼,力戒浮躁心态,不能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以免“一环错步步错”,又要淡泊名利,将小我融入大我,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实现人生价值,用“实绩”代替“痕迹”,用“里子”充实“面子”,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强大动力。
发布人:山子 发布时间:2022-5-23 09:15 收藏 阅读人次:2410

初审:吴晓 编辑:李一画 责编:礼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