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组织工作

漫评丨“三位一体”让乡村建设蓝图照进现实

四川省合江县文化广电旅游局 王安领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王安领/绘)

  5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进一步提升乡村宜居宜业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22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此时,出台《方案》,意义重大、内涵深远,其中“183”线路图即“制定一个规划、实施八大工程、健全三个体系”,为保护脱贫攻坚胜利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推进提供了重要遵循。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方案》要坚持“防返贫、促发展、奋振兴”三个方位同步进行,助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坚持转身看来路,巩固脱贫成果防返贫,为乡村建设兜底。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方案》从十二项重点任务明确了在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的进一步乡村建设工作,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要坚持“转身看来路”,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根底线,要持续完善监测帮扶机制。具体来说,要持续对稳定脱贫人口开展常态化结对帮扶;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要第一时间纳入监测范围;继续发挥村基层党组织、驻村工作队职责,继续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工作。同时,要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措施,从根源上遏制返贫致贫苗头。切实巩固务工增收势头;延续支持帮扶车间发展优惠政策;着力稳定转移性收入和公益性岗位收入。总之,要持续完善常态化帮扶机制,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坚定不移守住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胜利果实。

  坚持驻足看当下,聚焦特色产业促发展,为乡村建设添翼。产业是支撑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产业兴旺是支撑乡村振兴的源头,更是引领乡村振兴的潮头。《方案》提出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乡村建设要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要坚持“驻足看当下”,抓住乡村产业发展这个关键,解决“人、钱、地”的问题。精准施策、因地制宜,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优势所在,把“青山”变“金山”;探索可复制的产业模式,让“农民”变“富民”。另外,要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软实力”和“硬支撑”。发挥基层选调生、驻村工作队等精锐力量,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发掘“土专家”“田秀才”,让更多人才在“家门口”大展拳脚;吸引更多优秀大学生、乡村人才返乡创业。总之,要坚持“本土专家”与“外来精英”两手抓,让乡村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让乡村产业“质量优、效益好、可持续”,更好推动乡村建设取得新进展。

  坚持抬头看未来,助力乡村振兴增动能,为乡村建设护航。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要坚持“抬头看未来”。当前,我国进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五年过渡期,《方案》的出台,对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进一步提升乡村宜居宜业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中推动乡村建设“183”线路图,是针对“一张蓝图绘到底”提出的具体举措,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意见和举措,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遵循。“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要把工作任务转向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五大振兴,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把工作举措转向促进发展,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进一步推动乡村建设落地落实。
发布人:9527 发布时间:2022-5-26 08:57 收藏 阅读人次:2250

初审:高朗 编辑:李一画 责编:礼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