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读懂“三顿鸡蛋”里的“小”“大”之辩

山东省乳山市第二中学 李振华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50集系列微视频《足迹》第二集《三顿炒鸡蛋为了啥》播出,讲述了1969年15岁的习近平同志下乡成为一名梁家河知青的读书故事。习近平随身带来的是书,吃饭时看的是书,上山放羊时拿的还是书。为了读到心仪已久的名著《浮士德》,习近平请借书给他的知青吃了三顿炒鸡蛋。

  最是年少应求知,最是书香能致远。在物质条件艰苦的年代,鸡蛋是“稀罕物”,但是在求知若渴的习近平眼中,书籍才是“可宝者”。习近平总书记的读书故事不断勉励青年后进,教诲吾辈以“小”“大”之辩。我们要充分认识“小”“大”之义,将其相结合转化,以读书为乐,以读书为伴,以读书为务,汇聚知识的磅礴力量共赴新时代征程。

  以口腹之欲为“小”,以精神食粮为“大”,“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在上世纪60、70年代,吃糠咽菜是日常,一个玉米糕、一个高粱米团子就称得上“改善生活”,“炒鸡蛋”可谓是难得一见。习近平却将口腹之欲置之度外,只看重白纸黑字的精神食粮,生动诠释了“韦编三绝”的精神。“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新时代的青年干部有幸生逢伟大时代,要倍加珍惜文化生活极大丰富的幸福感,抓住拔节孕穗的关键期,利用好工作之余的时间,不要耽于放松享乐,而要多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不仅要立足本职工作、提升专业本领,还要广泛涉猎各种常备知识,关注时代前沿,坚持终身学习,努力避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窘迫。

  以艰难困苦为“小”,以笃志勤学为“大”,“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听说一位知青有《浮士德》,习近平便走30多里路去借。明代大儒宋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同样告诉我们有志勤学无关外部环境。青年干部想要取得“薄发”之效,首先要以“厚积”为务,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学海无涯”的不足感时时自我鞭策。“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良好的精神气质不会为外在条件所掩盖,当下流行的所谓“知性美”也同样离不开馥郁书香。青年干部要坚定“我还会”“我能行”的信念,从一切考验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超越自我、成就自我。

  以个人眼界为“小”,以民族发展为“大”,“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通过博览《资本论》《莎士比亚戏剧集》《中世纪史》等一众名著经典,习近平丰富了见闻,开拓了眼界,引发了思考,用梁家河的7年知青岁月为日后的实干担当打下了坚实基础。“读书本意在元元。”习近平总书记曾语重心长地说,“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青年干部要跳出个人局限,不做“井底之蛙”,努力将个人理想融入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做到学做兼顾、知行合一,在脚踏实地服务人民的过程中,拓眼界之限、明时代之需、尽作为之力,以奋斗为笔、青春为墨,共同书写好优异的赶考答卷。
发布人:柠檬好甜 发布时间:2022-5-26 15:15 收藏 阅读人次:3279

初审:杨南方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