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经验案例

安徽宿松:持“法治妙笔”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安徽省宿松县司法局 杨香梅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乡村治,百姓安。近年来,安徽省宿松县积极探索法治乡村建设新路径,找准法治赋能乡村振兴的切入点、着力点,以高质量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厚植乡村振兴法治底色。

  勾勒“施工图时间表”

  2021年7月,宿松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强全县法治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从规范涉农行政执法、强化乡村司法保障、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健全乡村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深化平安乡村建设、推进乡村依法治理、加强乡村法治队伍建设、加快“法治+智慧乡村”建设、深化法治乡村示范建设等10个方面,明确了全县法治乡村建设的58项重点工作任务以及责任单位,勾勒出“施工图”和“时间表”。

  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管部门,县农业农村局走在前、作表率,深化农村基层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涉农执法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全县涉农执法能力和水平。县农业农村局法规股股长虞邦富说:“历经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阵痛’,我们实现了华丽转身,综合执法队伍整合组建到位、经费装备保障到位。”

  为进一步规范涉农行政执法,县农业农村局与湖北省黄梅县、江西省九江市等地公安局、市场监管局、检察院等部门,建立起跨部门执法协作机制、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衔接机制。近两年来,各类农业行政违法行为得到了及时有效查处,立案76起,结案76起;移交公安部门违法案件4起,移交检察院9起。

  普法“沾泥土带露珠”

  “我们的合作方不按照约定发货,怎么应对?”“有个朋友突发意外离世了,什么都来不及交代,家里人整理遗物时发现了一张银行卡,到银行去查,被告知要办公证……”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群众的法治需求在哪,普法宣传就要跟进到哪。

  为使普法宣传更加“沾泥土、带露珠”,近年来,县司法局因地制宜、因时普法、因人释法,依托村(社区)两委、法律明白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村居法律顾问,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法律问题,精准普法、按需普法、多样普法,切实打通普法宣传的“最后一公里”,让“法治清风”扑面而来。

  “日常消费要理性,天上不会掉馅饼,诈骗手段多变幻,见利莫要往里钻……”近日,一曲节奏轻快的普法快板书《王奶奶上当记》成了当地的“流行歌曲”。为了将枯燥的法律知识编成群众喜欢听、听得懂的法治文艺作品,县司法局不断探索普法新模式,将传统文化与普法宣传相结合,开展送法治春联、法治灯谜竞猜等活动,制作法治黄梅小戏、方言普法快板书、法治剪纸画等法治文化作品,将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变为普法宣传的一支活水,流入乡村庭院,灌溉万户千家。

  以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为普法“战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规定,是县普法志愿服务队的常态。“我们跑得多、讲得多,群众的法律疑问就会变少,矛盾纠纷也会随之变少。久而久之,我们乡村振兴的‘法味’一定会越来越浓厚。”普法志愿者郭琳表示。

  服务“一站式一条龙”

  “余所长,汪主任,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要不然,这个烦心事还不知道啥时候能解决。”话音刚落,周某将一面印着“一心为公乐于助人”的锦旗,送到了高岭司法所所长余府成和乡贤调解员汪火友的手中。

  周某与邻居汪某因宅基地问题产生纠纷,双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互不相让。余府成获悉此事后,和汪火友介入调解。一番摆事实、讲道理、析法律,促成双方握手言和。

  号得准“脉”、开得对“方”,像这样的乡贤调解室和乡贤调解员,全县共有241个512人,他们地熟、人熟、事熟,德高望重、公道正派,切实推动农村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关口前移。

  今年,为进一步探索人民调解新思路,县司法局推进“合事点”党建工程建设。目前,已建设“合事点”6个,收集民情信息30余件,解决问题20余个。

  近年来,为有效提升基层法律服务的供给能力,县司法局依托22个司法所统筹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基础建设,提档升级了22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全部建成“一站式、一条龙、综合性”的法律服务窗口。全县210个村、社区全部配备村居法律顾问,每个村居法律顾问微信工作群实时提供线上法律服务,让法律“微服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另外,基层法律服务所、人民调解委员会都设立了涉农“绿色通道”,对涉农法律服务事项“随到随办、优先办理、特事特办”,切实满足农民群众的法治需求。
发布人:杨香梅 发布时间:2022-5-27 15:24 收藏 阅读人次:3822

初审:凌晨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