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特色“小酱菜”撬动乡村大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委组织部 周文东 邢皓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这批酱菜要加快包装速度,上午务必送到市里的各大超市。”走进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铁村党支部大院儿里的田禾园酱菜厂,村支部书记王建红正在安排员工生产作业,鲜香四溢、勾人味蕾的各种风味的酱菜很快被打包好,装上了发往当地商超的配送货车。

  谈起酱菜厂的发展,王建红的脸上充满了自豪的笑容。他说,集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党支部的引领和村民们的信任。临铁村地处临河区城南郊区,是远近闻名的“贫地村”。全村2200多口人,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亩多。曾几何时,这里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靠着种植一般的粮食作物,收入单薄,人们不得不外出务工谋生。该村在多年前建起了146栋温室大棚,尝试着发展过城郊经济,可因为缺少种植技术,导致很多温室最后也撂荒了。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咸菜是河套地区人们日常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佐食小菜,俗称“河套硬一盘”。当地毗邻城郊、交通便利,又有着小麦收获后种植一茬芥菜、蔓菁、芋头等秋菜的习惯,这些是制作酱菜的主要原料。面对发展困境,村党支部班子没有坐等,而是走出去学习先进地区的致富经验,找准了这些资源的契合点,尝试探索发展酱菜加工产业。

  在村党支部的引领推动下,2019年,田禾园酱菜厂正式成立,采取“支部+企业+农户”模式,年产酱菜50万斤以上,产值300余万元,实现村集体年收入35万元,亩均带动农户增收1500元,所生产的腌黄瓜、芥菜丝、腌蔓菁、腌芋头等酱菜很快占领当地商场超市,村民也因集体经济的发展而纷纷受益。村民们都说,“现在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村集体也有了钱,下一步还要继续引进企业发展产业,我们的生活会越过越好、村庄也会更富更美。”

  临铁村党支部没有把每年30多万的集体经济收入“撒胡椒面”,而是用于村里的公益事业发展,为村里添置了1辆垃圾清运车和480个垃圾桶,在各家各户房前屋后栽植了3680株果树苗,每年还拿出5万元看望慰问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村民们感慨道,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庄的面貌焕然一新,真是既有“里子”又有“面子”。

  党建强引领,产业“繁荣景”;党群齐发动,念好“致富经”。临铁村只是巴彦淖尔市党建引领助力振兴、助产增收的一个缩影。据悉,今年以来,该市不断强化嘎查村基层党组织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的示范引领效应,引导各嘎查村发展“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特色种养殖、乡村旅游等多种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全市有58家嘎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吸引3200多户农牧户参与入股,山旱“粮”、沙漠“稻”、酱香“菜”成为特色产业代名词,“柿”如意、“椒”似火、超级“瓜”等网红品牌名扬在外,集体经济和农牧民实现“双增收”。
发布人:翰墨渊源 发布时间:2022-6-8 10:21 收藏 阅读人次:4197

初审:张兵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