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三个关键词”读懂文化自信

贵州省仁怀市盐津街道 王瑞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眉山考察了解三苏祠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情况时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敬仰、汲取、借鉴,三个关键词意味深长。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基础。从杜公祠到眉山的三苏祠,每一处历史文化遗址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广大党员干部要读懂总书记考察三苏祠讲到的“三个关键词”重要意义,带头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道路。

  心怀敬仰,以敬畏之心厚植文化情怀。三苏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一门三进士”,唐宋八大家独揽三席,三苏父子携手写就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文化传奇。文化遗产和优秀文化作品,对于揭示中国文化发展历程有着重要意义。但在现实中,有的人以传统文化的名字、披着传统文化的外衣,只为博眼球赚取流量,刻意改编传统文化,甚至丑化传统文化,比如,杜甫成为网友随意“调戏”的对象,《桃花源记》被篡改成一首恶俗歌曲,这类现象严重损害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名中国人,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敬畏心,尊重传统文化,对社会上诋毁、篡改传统文化的行为,要主动发声亮剑、坚决制止,积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文化自信观。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合理开发传统文化,不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文化本身。

  善于汲取,以进取之心汲取执政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苏轼在《六事廉为本赋》中写到“功废于贪,行成于廉”,在《前赤壁赋》中写道:“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他认为,功业毁废于贪婪,德行养成于廉洁,为官从政以廉为先,为官之道以廉为首。从殷商西周时期的“民为邦本”思想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民贵君轻”思想,再到明末清初的“民主君客”思想,历朝历代都有为民众伸张民意的思想并力行之的知识分子。我国古代经典著作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潜藏着深厚的为政之道,广大党员干部要沉得住气,静得下心,做到学习传统文化不装点门面、不流于形式,忍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源源不断地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执政智慧,更好地推动党的事业向前发展。

  广泛借鉴,以包容之心了解世界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并在数次出访考察中,以兼容并蓄的胸襟,展现出中国对其他文明的尊重欣赏,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其全新的理论内核和高远的共产主义追求,赢得了中华民族优秀分子的普遍认同,就此成为中国革命的指路明灯,为中国开辟了新的革命道路和发展方向,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引和改造。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代表的优秀外国文化,对中国发展有着积极推动作用,广大党员干部要有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强化问题意识、时代意识、战略意识,善于用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国际视野把握时代发展的本质,紧密结合亿万人民的创造性实践,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发布人:热心网友S 发布时间:2022-6-13 13:15 收藏 阅读人次:4209

初审:王战坤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