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青年干部“遗”落心间 护“遗”久“韵”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大水泊镇人民政府选调生 朱浩然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部署。“不忘本来才能开创未来,善于继承方能更好创新”,作为新时代的生力军、发展的先锋军、未来的主力军,让我们一起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云游”“打卡”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悟“理”谈“心”办“事”。

  用“心”传承文化遗产,让文化“热”起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要化身“千里眼”“顺风耳”,善于发现民间刺绣、剪纸、藤编等传统手工艺,善于倾听民间手艺人的心声,善于发掘少数民族中的特色文化,做好产品“销售员”,为乡村振兴跑好“业务销量”,做好“讲解员”,为文化推广注入“特色活力”,让非遗文化“热”起来。保护物质文化遗产,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要化身“宣传员”“守门员”,善于夯实“本手”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善于巧用“妙手”让文化遗产在现实社会中“活起来”,善于杜绝“俗手”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保护好这张“金名片”,走稳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用“行”保护自然遗产,让自然“动”起来。“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保护自然遗产,不是“单点作战”,不是“单兵作战”,要结合生态文明建设,要发动动员全社会力量,打好这场“持久战”。我们要主动行动起来,做保护自然遗产的“先行者”,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通过田间宣讲、林荫课堂、漫画宣传、民歌民谣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微信公众号、灯塔大课堂、抖音短视频等新颖的传播平台,穿着特色的民族服装展示“家乡美”,捧着饱满的丰收果实宣传“政策好”,拍着山清水秀的纪录片倡导“共守护”,当好自然遗产“1号讲解员”,凝心聚力严守生态红线、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环境污染防治的磅礴力量,久久为功,为子孙后代守好自然遗产这笔“财富”,护好天蓝、地绿、水清的家园。

  用“脑”巧借遗产资源,让经济“活”起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是转方式、调结构、上台阶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巧用“非遗+旅游、非遗+乡村振兴、非遗+产业聚集”的手段,开办竹编坊、染坊等工坊工厂,开发刺绣、织锦、竹编等特色非遗产品和文创产品,助力产业振兴;深化“党建+”促经济的发展模式,探索建立以联合社为载体的党建联盟,通过整合涉农政策资金,承接社会力量,创新金融保险服务,充分发挥领办合作社的作用,打开产品的销路,深入挖掘名镇名村的历史文化,在做好保护的前提下,通过“旅游+”融合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打造符合当地风土人情的特色旅游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引进专业团队,将地方文化名人与地方特色产业宣传巧妙融合,讲好传统文化故事,推广当地特色产业产品,通过“漫”说、“云游”名迹等年轻人喜爱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和自然资源,传统更加“年轻化”“接地气”,助力文化振兴。
发布人:林深见鹿 发布时间:2022-6-15 15:28 收藏 阅读人次:6826

初审:图南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