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青年干部 这本书值得你去深读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涓桥镇四联村选调生 徐玮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一个人成长的黄金时期,对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近期,重读了《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重温了习近平同志当年在陕北黄土高原与当地群众“同甘共苦、倾力奉献”的场景。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在基层时要用活用好这本书中所蕴含的“三字诀”,不断激活自己“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

  从他“带一箱子书下乡”的知青岁月中,读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学字诀”。“白天他利用短暂的休息时间抓紧看书,晚上也常看书到深夜一两点。”习近平同志对读书的态度让我深有感触,启发我们需多用一些时间静心读书、静心思考,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才能保证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能“才不枯”“智不竭”。青年干部们,基层的事务繁杂琐碎,许多工作涉及到国家政策方针及法律法规,只有念好“学字诀”,切实增强服务群众的工作能力,才能克服在工作中出现的“知识恐慌”“本领恐慌”。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贵在坚持,人,就是要在学习中度过一生,基层干部更要在持续学习中不断磨练自己,修炼自己的身心,打好自己为民办实事好事的“地基”。

  从他“赴四川学办沼气”的知青岁月中,读懂“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干字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当时不满16周岁的习近平明知环境艰苦,但还毅然决然去陕北农村接受磨练,经受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苦活累活都争着干、抢先干。青年干部们,在基层工作的经历是我们尤为宝贵的“精神粮食”,唯有扑下身子、下沉一线去苦干实干,才能有深厚的经验积累与扎实的实践基础,才能在一步一个脚印中“行稳致远”。古语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习近平同志用他宝贵的人生经历勉励我们,基层能磨练人,更能成长人。只有念好“干字诀”,“真刀真枪”的实干,才能解决好基层工作中的种种“疑难杂症”。

  从他“一心为民办实事”的知青岁月中,读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当字诀”。“敢说敢做敢担当”“不弄形式主义”,是当地群众对习近平同志的评价。在梁家河村的岁月里,“办沼气、办铁业社、打水井、打坝地……”每一件在村里都是“新鲜事”,每一件都是为民的实事好事。青年干部们,需从习近平同志的经历中读懂勇于担当的精神内涵,要以身作则,用担当去打开工作“新思路”“新局面”,提高自己为民办实事的能力,及时有效地解决群众“难点”“痛点”问题。只有念好“当字诀”,才能获得广大群众的“点赞声”“鼓掌声”。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习近平的七年知青路,让我们从一段段故事中读懂人生哲理,从一句句口述史中洞察人生价值。希望广大青年干部能念好这其中所蕴含的“三字诀”,只有念到“心里”“骨子里”,方能在基层工作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发布人:写完投投完写 发布时间:2022-6-15 23:50 收藏 阅读人次:2535

初审:高朗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