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党务论谈

党课要“有看头”“有味道”“有嚼劲”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委组织部 李庆国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党课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必需品”,是每一名共产党员的“必修课”。但是实际讲课中,一些领导干部把党课讲得枯燥乏味、空洞无物,讲者“硬撑”,听者“硬捱”,难以达到春风化雨、提神鼓劲的效果。笔者认为,一堂高质量的党课应是一场“食色生香”的“大餐”,不仅要“有看头”,还要“有味道”“有嚼劲”,让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党课应“有看头”,提神醒脑。有的党课授课人喜欢照本宣科,将党课讲稿字正腔圆念一遍了事。这样的党课“冷冰冰”“硬邦邦”,既不好“看”、也不好“吃”,令人提不起兴趣。习近平总书记知识渊博、语言幽默,善用风趣的语言讲述深刻的道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时,谈到对碳达峰碳中和的思考,习近平总书记说,“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告诉大家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立足国情,稳中求进、逐步实现,并巧妙批评了一些地方脱离实际、急于求成的现象,令人印象深刻、豁然开朗。党课应“有看头”、能“提神醒脑”,通过创新舞台剧、情景剧、音乐剧等表现形式,图文并重、声情并茂,让受众在“立体式”“沉浸式”的感受、体验中得到精神上的滋养。要善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举例子”“讲故事”的方式增强党课生动性、吸引力,让受众在津津有味的“品味”中感悟精神的伟大,受到深刻的教育。

  党课应“有味道”,沁人心脾。有的党课言之无物、缺乏新意,既没“味道”,也无“营养”,让人深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党课讲得好不好,课前准备是关键。要用心备课,广泛“选材”,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整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事例和数据,确保内容多元、“食材”多样,让党课“货真价实”“营养满满”。“食”不厌精,要反复比对、精心挑选,不能“囫囵吞枣”“泥沙俱下”,遇到“拿不准”“吃不透”的问题时,要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多向党校老师、专家学者请教,在广泛“选材”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确保素材的质量和准确。古人讲,“食”不过三,味道再好的“美味佳肴”吃多了也会“营养失衡”,还容易降低“食欲”,要有意识地收集新素材,推出新内容。有些经典案例、精彩内容散发着独特的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具备难以替代的教育作用,可以通过角度的选择、细节的把握,拓展分析的广度和深度,活用“煎炒烹炸”等多种方式“老菜新做”,提升受众兴趣。

  党课应“有嚼劲”,常悟常新。党课具有明确的教育性,应有一定“深度”,能够教育人、启发人。要在党课的主题中突出“党味”,讲好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增加党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深刻性。要紧跟时代前沿,及时跟进解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新的重大论断,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党性、党纪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使每位党员更加了解党史党情、国史国情、社情民情,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讲党课离不开党的历史,“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从大历史的角度审视现在,能够更好地读懂历史逻辑、把握历史规律、把准时代脉搏,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走好脚下的路。要讲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带领党员在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历史经验的总结、历史规律的探寻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读懂历史逻辑、把准时代脉搏,充分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作用。
发布人:天天想要小火苗 发布时间:2022-6-16 09:03 收藏 阅读人次:5438

初审:余路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