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心谈话是丰富完善党的组织生活,增强党内政治生活针对性、有效性的重要抓手。同时,我们经常谈论“近距离考察识别干部”,笔者认为,最好的“近距离”莫过于谈心谈话,但“谈话”的真谛必须“走心”,才能有效考准考实干部。
用“真心”换“放心”。打开天窗说亮话,摊开思想讲真话,才能把思想谈透。尤其是对平时接触较少、性格内向,甚至有分歧的同志,更要开诚布公、主动上门,推心置腹地沟通,在拉家常式的谈话中把心打开、把事摆开、把话说开,真正解开心结、消除隔阂。因此,谈话中的态度一方面要严肃而不失诚恳,力求营造一种宽松的交流氛围,防止被谈话人产生防备心理。另一方面,要从政治素养入手,引导谈话对象提高思想认识,从理想信念、道德观念、党性修养等思想层面切入谈,坚持把党性原则贯穿始终,促进党员干部把党纪党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真心”换“放心”。
用“细心”换“细节”。细微处体现组织关怀。谈心谈话的根本点和落脚点在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对问题不回避、不推脱、不放过,不能追求一团和气,不讲原则。但在方式方法上,要避免“针尖对麦芒”,而要注重春风化雨、循循善诱。要灵活谈话方式,不拘形式,不限地点,谈突出问题、谈深层次矛盾、谈思想障碍、谈差距不足,鼓励党员干部敞开心扉,有事说事,把问题谈开。“关键少数”要坚持实事求是,首先敞开心扉,深刻反省自己,真正坦诚相待,做到亮明实情“不打折”、剖析作风问题“嘎嘣脆”,以自我反省、自我批评的诚意打消对方思想上的顾虑,赢得谈话对象赤诚相见,以心交心。
用“耐心”换“实情”。每一名被谈话人岗位不同、成长经历不同,组织上进行谈话,从心理学角度大都还是心存戒惧、防备心理,这是“心理防御机制”。当人们自身行为不能符合社会规范的时候,“心理防御机制”会自动启动,搜集一些自己需要的理由,给自己的行为一个“合理”的解释,以夸大、粉饰自己的成绩,谈问题避而远之、避而不谈。面对这种情况,谈话时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被谈话者通过我们的坚持不懈,意识到我们耐心、真心,最终卸下防备,实打实以心换心、真诚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