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菊梅同志:
您好!之所以这样称呼您,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您是解放军302医院的创建者之一,您已经离开我们近一年的时间。去年11月,“那个敢摘掉器官,拔光牙齿的女人走了”的消息发出,一直触动着我的心弦。您67年出诊路上铸就的医者仁心,书写的医者故事,一直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脑海里。您拥有菊的淡泊、梅的坚毅,用平凡书写着伟大,用一生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您是无数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
发愤读书,是您的“成才路”。 陈菊梅同志,您小时候家里比较拮据,饱尝了许多苦难,但从没有阻断您求学的信心,您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为了通过学习改变自己苦难的人生,您执着“步行千里赶考”的勇气和韧劲,于1945年如愿考上浙江医学院医疗系。从此,您争分夺秒发愤读书,甚至把死人的骨架借来挂在自己的床头,只要有一丁点时间,您都要细看、深想、熟记。就连实习期间,都是成天“泡”在病房里,不吃早饭、不睡午觉,成功地在实习医院成为了的“后起之秀”。
学成归来,是您的“报国路”。在1953年,经主管部门“百里挑一”,您有幸参加了出国留学的选拔考试,并一举成功。1954年夏天,赴列宁格勒儿科医学院攻读传染病学博士学位。您克服了“天太冷”“饭难吃”等种种困难,靠着自己的顽强拼搏,学业拿了满分,为您回国后在“传染世界”拼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你一生都奋斗在“特殊的战场”。曾与近60个种类的凶恶病毒搏斗67年,接诊数十万名传染病人,无一漏诊误诊,治疗有效率高达98%,大家把您誉为传染病防治的“拓荒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中要遇到许多“娄山关”“腊子口”,有许多“卡脖子”难题亟待解决,那我们就要尽量补齐技术短板,传承和发扬您永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勇闯科技“无人区”,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立好科技报国的“路标”。
拼搏进取,是您的“奉献路”。 陈菊梅同志,您参与研发10余种国家级传染病治疗新药,在传染病防治领域创造20多个“国内首次”和“军队第一”;您创新了病毒性肝炎治疗方法,使我国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死亡率由85%以上降至38%的惊人奇迹;2003年中国面对一场突发防疫战争,您已经78岁,仍三天三夜不眠不休,写出了一本《非典型肺炎防治手册》;2008年汶川地震,您已经83岁,可您作为302医院专家组组长,坚持亲自奔赴灾区,实地指导;91岁时,您仍坚持每周五天出诊……直到您生命最后一刻,都不忘立遗嘱,把自己的遗体捐赠给首都医科大学,人们永远铭记住了您卓越的功勋。党员干部,要以陈菊梅同志为标,永做新时代的“排头兵”,一步一个脚印,把个人成长融入奉献岗位、服务群众的具体实践,沉下心来、埋头苦干,以更高质量、更高追求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共产主义事业中去。
勇往直前,是您的“攻坚路”。 陈菊梅同志,您一生默默无闻,却创造了很多医疗奇迹。您抢救了脑炎后遗症病人,首创了“鞘内注射法”;在农村医疗队,您因主动以身试验手术麻醉新法而晕了三天;您不断攻克医疗路上的“绊脚石”,您首先发现并应用五味子降酶获得成功,并在《新医药学》杂志上发表了试用五味子降低转氨酶的学术论文,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从此,您成为首先发现并试用五味子成功降酶的第一人;您还创建了全军第一个临床乙脑实验室,出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每当有急难险重任务时,她总是无所畏惧,冲锋在前……您先后获得国家、军队等各类科技奖励23项,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出版传染病学术著作16部,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创新人才。陈菊梅同志,您为我们树立起了榜样,作为一名基层的共产党员,我一定会弘扬您在前行路上的“韧劲”“闯劲”“拼劲”,以“青春火炬”照亮决战决胜的“攻坚路”,让青春光芒照亮新时代。
人如淡菊,品若梅清。陈菊梅同志,您是无数党员干部学习的典范,作为一名基层税务工作者,我将以您为镜,在似水流年中默默坚定最初的信仰,绽放自己的青春芳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