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读懂回信“好”字密码 焕发文博“新”字力量

上海市松江区水务局 夏琴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老专家回信中强调,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文化自信,深化学术研究,创新展览展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为发展文博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作出新贡献。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文博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守护好中华文明“国粹”,要以强烈的文化自信焕发文博“新风尚”;传承好中华文明“精髓”,要以灵动的创新创先焕发文博“新能量”;展示好中华文明“瑰宝”,要以开放的交流互鉴焕发文博“新内涵”。

  守护好中华文明“国粹”,以强烈的文化自信焕发文博“新风尚”。“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学校里的文化浩浩汤汤,博物馆里的文化汗牛充栋。博物馆作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成果,传播意识形态的重要场所,记录着悠悠中华的历史文脉,承载着泱泱华夏的智慧结晶。只有知道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从何来,如何而来,才能从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内源,以强烈的文化自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守护好中华文明“国粹”,需要一代代文博事业守护者们以生命的长度坚守,以无悔的深情守候,以长相伴、爱无言真情捍守文明之源、文化之魂,以匠心妙手真情修复还原历史原样,重塑时代品格。“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只有全社会上下以牢不可破、坚不可摧的文化自信全力守护好博物馆这一中华文明“国粹”,才能焕发出文博事业“新风尚”。

  传承好中华文明“精髓”,以灵动的创新创先焕发文博“新能量”。历史可读可视可触及已然成为博物馆创新创先的有力抓手。《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唐宫夜宴》等本土文博类节目竞相放映,引燃了文博事业的热潮,既是文化自信的真切表达,也是新时代博物馆摆脱地理限制“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创造性突破。传承好中华文明“精髓”,需要文博事业工作者、爱好者、传播者“接地气”,利用数字化、信息化等科技手段,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赋予文物以生动、活跃的文化IP形象,渲染身临其境的互动式、沉浸式场景氛围,依托历史背景与时代特色,让文物“活”起来、“潮”起来、“燃”起来。博物馆作为一座大的宝藏宫殿,需要解锁更多的“博物馆+”,以灵动的创新创先焕发文博“新能量”,让全社会上下都成为中华文明“精髓”的传承者、受益者、力行者。

  展示好中华文明“瑰宝”,以开放的交流互鉴焕发文博“新内涵”。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文化只有互赏才能焕发更大价值,文明只有互鉴才能显现“乘数效应”。“国际友谊日主题对话”“文化交流节”“国际友谊赛”等文化交流融合活动成为了热度高昂的特色品牌,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把学习中华文化作为新潮热爱。展示好中华文明“瑰宝”,不仅要让其他国家看到、了解、欣赏中华文明,也要从其他文明中吸收借鉴,取其精华,让中华文明更具澎湃力量。博物馆是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展示好这一窗口,不拒众流、方成江海,以开放的交流互鉴焕发文博“新内涵”,让全社会、全世界人民能够感受文化魅力,沐浴文明之光,让文明在开放的交流互鉴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发布人:会飞的小夏同学 发布时间:2022-7-11 10:10 收藏 阅读人次:3431

初审:易晗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