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首页
手机版
欢迎使用手机浏览
组工软件下载
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
我的投稿
我的问答
我的自测
先锋文汇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switch_blind!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首页
党建
组工
榜样
服务
互动
课堂
专题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学习心得
借“农业遗产”之光 映照乡村振兴一路芬芳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大邑县王泗镇七一村驻村选调生) 黄麟
共产党员网来稿
分享
打印
纠错
请先登录
x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致贺信。他强调,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本次大会的主题为“保护共同农业遗产,促进全面乡村振兴”,在历史与现实的贯通交汇中,我们不妨借“农业遗产”之光,使之成为助推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慰藉心灵的文化源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
在“传统农业”中探寻“生态智慧”,描绘绿水青山的“大美图景”。
我国传统农业闪耀着集聚千年的绿色理念、生态智慧,有着诸如稻鱼共生、桑基鱼塘等低碳循环发展模式,“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思境界,见证和讲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故事,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广大党员干部当深挖蕴藏其间的生态智慧,跟随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古老昭示,进一步激活乡村特色资源,深度挖掘农业文化遗产背后的时代价值,因地制宜地探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之路,以青山为笔、绿水为墨,绘就新时代乡村鸟语花香、风光无限的美丽画卷。
在“乡土文明”中安顿“美好乡愁”,留住一脉相承的“精神记忆”。
农业文化遗产是我国绵延数千年乡土文明的现实承载,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实际上是在留住一代代人魂牵梦萦的乡愁记忆,唤醒镌刻在劳动人民骨血里对乡土山水的至深眷恋,从而汇聚起无数人重回故里、反哺家园的强大情感力量。广大党员干部当紧紧抓住“乡愁”这一纽带,牵引在外游子、乡贤能人凝心聚力,在故乡热土深耕细作,激发起万众一心建设家乡、干事创业的澎湃热情。当擦亮“乡愁”这一文旅名片,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让“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乡村场景冲刷焦虑、安抚心灵,让诗意田园成为生态宜居之地、灵魂栖息之所。
在“创造转化”中发挥“资源效应”,拓宽乡村振兴的“多元路径”。
挖掘和利用农业文化遗产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对其创造转化的有益探索有助于拓宽乡村振兴的多元路径。广大党员干部当立足当下,重新思考农业的发展和乡村的未来。要切实调动当地农民这一最重要主体的积极性,以政府为主导,畅通社会多方力量参与渠道。要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挖掘其在种质资源、文化传承、景观旅游等方面的多种功能、多元价值,发挥其在农文旅融合、产业价值链升级、生态涵养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其活起来、传下去,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久动能。
发布人:
春秋
发布时间:2022-7-19 13:31
赞
0
收藏
阅读人次:3805
初审:高朗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
请先登录
x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有奖调查
使用说明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