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读懂“‘扭扭车’男孩”的“滚烫心灵”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委组织部 任然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新华社微信关注了驾着“扭扭车”参加高考的安徽男孩张亮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张亮从小患有“脆骨症”,下半身落下残疾,只能借助儿童“扭扭车”行走。面对苦难,他勤奋勇敢、乐观豁达,对生活充满感恩和期待。党员干部要深入了解张亮的故事,读懂他的那一颗滚烫的心灵,用以砥砺自我,更好地干事担当。

  从“疼痛,是在提醒我坚韧”中读懂乐观豁达的“坚韧之心”。“脆骨症”使得张亮如同“瓷娃娃”一般,手、腿极易骨折,每逢季节变换或是气温突变,他痛得几乎失去知觉,最后只能通过吃止痛药来缓解痛感。尽管在成长过程中遭遇了如此多的苦痛,张亮依旧乐观豁达不抱怨,反而以“疼痛,是在提醒我坚韧”自我勉励。《警世通言》说:“早成者未必有成,晚成者未必不达。不可以年少而自恃,不可以年老而自弃。”党员干部履职尽责需要葆有一颗“坚韧之心”,有了坚韧,便可以守住生命中的阳光,就能抗住命运的起伏,从容地面对困难和挫折。有了坚韧,心里就有了韧性,在人生的马拉松长跑中就能走得更远、走得更久,面临危机和困境就有勇气去应对、有度量去接受。

  从“少年人是热血不息的光”中读懂坚持不懈的“逐梦之心”。“少年人是热血不息的光,是不畏世俗与轻狂的骄阳。”这是张亮诗作《少年》里的诗句,在字词间能真切感受到他对未来的期待。谈及未来,张亮有着许多打算。通过英语四六级和考研深造,去沿海城市发展,申请摄影公司的签约摄影师……张亮实现梦想的信念无比坚定,为“扭扭车”的前行指明了方向。正如新华视界所说:“张亮如星,未来如月,他与自己的人生正光彩相映。”梦想是行动的方向和力量,党员干部踏入基层就是选择为民服务,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自己的工作理想,全力以赴争当“逐梦人”,把追梦路上的崎岖坎坷当作磨砺自己的“磨刀石”,在攻坚克难中增加阅历、提升自我综合素质。

  从“我想回报爷爷奶奶的养育之恩”中读懂朴实敦厚的“感恩之心”。张亮自小便是留守儿童,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上高中后,年迈的奶奶在学校陪读,每天给张亮做饭、洗衣服。高考结束后,他通过网络兼职挣了一千多元,给一直照顾他的奶奶买了一部新手机。在生活中,张亮有着自己的“小确幸”,摄影是他的兴趣爱好,镜头下的蓝天白云和落日晚霞,都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感恩和喜爱。“知恩图报,善莫大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应有之义。党员干部要清醒认识党员与群众的“鱼水关系”,自觉把群众放在心上、当亲人,始终感念人民的哺育与支持,才可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从“把学习当作自我提升的过程是一种快乐”中读懂勤奋刻苦的“求知之心”。张亮的求学之路走得很艰难,但也很执着。一米三的身高与课桌椅高度不匹配,他垫着书听课。课堂上身体疼得受不了,他会用力咬住铅笔坚持。有人问张亮:“高中三年,苦吗?”他回答:“把学习当作自我提升的过程是一种快乐。”“苦心人,天不负。”勤奋刻苦换来的是超一本线44分的好成绩。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全党:“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党员干部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的从政哲学勉励自己,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不断延长认知“半径”,拓宽眼界视野。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甘当小学生,到群众中去虚心请教,从群众智慧中汲取营养,在常学常新中练就硬核本领。
发布人:周懿然 发布时间:2022-7-19 16:11 收藏 阅读人次:3144

初审:高朗 编辑:文小汇 责编:亦风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