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来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桑日县桑日镇人民政府 周征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第14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文章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当我们把镜头对准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会发现,一切既陌生又熟悉,既古老又新奇,那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与中国文明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打开尘封已久的古书典籍,在经典著作中探寻中国文化瑰宝。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几千年来我国的古人为后世留下了无数智慧的结晶,特别是那些古书典籍,是文化与文明的重要载体,具有无法估量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当我们打开尘封已久的古书典籍,从诗经到楚辞汉赋,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明清小说,都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精辟传承。当然,保护中华古籍的最终目的在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后辈的我们,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学会从经典著作中探寻中国文化瑰宝,既要感悟“安得广厦千万间”和“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也要领悟“苟利国家生死以”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从而挖掘出中国文化的独特内涵和精神品质。

  翻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艺术作品中继承中国文化遗产。“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翻开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画卷,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而艺术作品正是将艺术创造力和中国文化价值融合了起来,将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追求结合了起来,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发展历程的载体。特别是近几年《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开播,更是让经典古籍走进了人民群众的视野,让古老的中国故事从泛黄的旧纸页中走了出来。所以,我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继承和弘扬其中的优秀成分,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艺术文化,这样我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焕发出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解开源远流长的精神密码,在交流互鉴中推动中国文化发展。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充分说明,无论是物种、技术,还是资源、人群,甚至于思想、文化,都是在不断传播、交流、互动中得以发展、得以进步的。所以,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最关键的在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这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密码、是中国文化的立身之本。作为中国文化传承者的一员,我们更是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
发布人:笔耕不辍zz 发布时间:2022-7-26 09:32 收藏 阅读人次:3557

初审:吴晓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回复

1上稿热门账号发布时间:2022-7-26 14:43

周主任您好,关注到您的网评文章有一段时间了,可以留一个联系方式么,我想向您请教写网评的经验。

引用 回复

2一撇一捺发布时间:2022-8-2 14:23

谁能建一个交流群更好。

引用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