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乌鲁木齐固原巷社区考察时强调,我们要把工作沉到基层,一定要接地气,了解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所盼,根据大家的需求来做我们的工作。“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基层干部深入基层“接地气”才能站稳脚跟,获得生命力,要用“接地气”的言语和行动把根深深扎到群众中,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基层广阔天地的生动实践中慢慢叙说与人民群众的“纸短情长”。
“脚下有泥,心中有数”,用双脚丈量走近群众的“最优路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任何美好的个人愿望,都不能代替群众的实际需求。“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关上门开会、听报告、打磨材料,是不能了解和掌握基层真实情况的,更谈不上走近群众、融入群众。只有真正的俯下身子,“一头汗、两腿泥”,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才能掌握一手“真材实料”。要走出办公室的“安乐窝”,在田间地头多开“坝坝会”,脚踩“泥土香”,在基层生产一线收集群众智慧,突破工作瓶颈;要多踏群众“门槛”,进百家门、听百家言、知百家事,用脚步丈量民情,在走近群众的过程中努力把每一件“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大事”。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用真情感悟服务群众的“最适温度”。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俯下身不难,沉下心可不易,“转转、听听、看看”,只是打卡留痕、尸位素餐的“过场戏”。只有“走心”才能“走进心”,真正了解社会民生、了解群众诉求和意愿。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深入群众,就要有铁杵成针的耐心和恒心,不怕磨破嘴、不怕跑断腿,多钻“矛盾窝”、多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用心感知群众安危冷暖;在与群众交谈时要拆除“心墙”,敞开心扉,聆听“真心话”、“牢骚话”,虚心接受群众的各种意见,群众才会“掏心窝子”,我们才能深入了解基层的痛点、堵点、难点所在,从而对掌握的各种情况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深入思考政策合不合理、对百姓管不管用,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用实干践行深入群众的“最佳姿态”。“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诚于心、敏于行,无论是“哪里最苦最累,他就出现在哪里”的张思德,还是“帮老百姓干活、保障群众利益,怎么干都不过分”的廖俊波,真情实干铸就了他们不朽的精神丰碑。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真正为民解难事,就是要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绕、不躲、不逃避,敢于站在群众面前,坐在群众身边,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从住房、教育、就业、养老等群众最关注、最迫切、最期盼的问题中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将各项民生政策落地落实;对群众反馈的问题和建议既要有承诺,更要有行动,用工作实效回应群众企盼,将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深深镌刻在祖国的大好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