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组织工作,五年“材料”生活,五年咬文嚼字。一日,与一位“材料”达人畅谈这五年的酸甜苦辣,共同总结出三点心得,与诸君同勉。
一是要言之有物,切莫空谈,力求字字铿锵。“材料”工作既是其他具体工作的客观真实反映也是总结提炼和提高的过程。因此其他工作是万丈高楼的基础,没有基础“文字材料”也就变成了一场“文字游戏”、一间“空中阁楼”,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不少“材料”贪大求全,强行“注水”,最后变成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这说明该“材料”作者一不能正确把握具体工作的过程和意义,显得头重脚轻;二不能明白文章“宁愿短,但要精”的基本含义,使得读来味同嚼蜡。若要言之有物,“材料”工作者既要有“坐十年冷板凳”的定力和恒心,但又不能仅“冷板凳”,困于“办公室一隅”闭门造车。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险夷,履之者知。唯有多走出办公室,多进行一线调查研究,在脚步丈量大地时积攒真实素材,在田间地头倾听人民群众呼声,在街头巷尾感受时代脉搏跳动,将所思所想内化为心外化为行,方能“下笔如有神”,写就有价值文章。
二是要有大格局,跳出小我,培育宏大视角。苏轼有云: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说明视角不同,得到的结果可能天差地别。毛主席的诗词文章气象万千震古烁今,大笔挥洒,便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雄浑气魄,这与其始终胸怀天下,有着超人的格局是分不开的。不少新人在刚刚入门“材料”时总是视线受阻,未能做到跳出小我,文章显得小家子气,格局不够大。同时这种狭隘是和“以小见大”的写作技法有本质区别的,因为这是一种静止的、割裂的、片面的辩证法,无法做到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注定了文章不入流的结局。所谓“文章千古事”,培育宏大视角,不失解剖麻雀的细致缜密,会发现小到村庄通上柏油马路大到国家大政方针的出台,新时代下这些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从历史进程上看,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大地的种种生动实践,从时间维度上看,这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个个坚实的脚印。以此而观之,便能豁然开朗,由此而提笔,方能句句箴言,段段入心。
三是要表达鲜活,推陈出新,紧跟时代步伐。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一代代的佳句佳章也如同山林间的新叶旧叶不断更替,经岁月淘洗,唯经典流传。方寸之间,大有学问,一个崭新又准确的词语表述可以给文章增色不少,一句发源于生活、总结于时代的金句,能让文章富有生活和新鲜气息,读来生趣,有时甚至能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老生”倘若不进步,只会“常谈”,陈词滥调则难出真知灼见。这就要求我们“材料”工作者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拜富有智慧和创造力的广大人民群众为师,与活脱于时代生命力旺盛的鲜词新句交友,事事留心处处留意,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以“烂笔头”的坚持,不断扩充自己的“词库”,精炼遣词造句的技巧,不断涵养自己的文学底蕴,练就大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和不落后于时代“材料”技能,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古人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可一篇篇“天成文章”,背后往往都不是“偶得之”的随意,而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执著。想要写出好材料,只有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中日积月累,最后才能达到厚积薄发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