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每个温暖的瞬间 他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委组织部 顾欣悦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时间是忠实的记录者,镌刻着执政者奋进的步伐。在新华社开设的“近镜头·温暖的瞬间”栏目中,记录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精彩瞬间,从深入地方调研到出席外事活动,从谋划国内发展到参与国际治理,许多暖心感人的瞬间被镜头一一定格,照片有不同的视角,却拥有同样的底色,不变的是那个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的身影。

  “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永葆为民初心。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重返阔别了40年的梁家河,在梁家河村委会院门前,习近平总书记与前来迎接他的乡亲们拉起了家常,就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1969年1月,不满16岁的他从北京来到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一干就是7年。他与乡亲们一起摸爬滚打,打井、修淤地坝、修梯田、建沼气池,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在乡亲们眼中,能挑一二百斤麦子走10里山路长时间不换肩的他,是个“吃苦耐劳的好后生”。在这里,他入团、入党,还担任了大队党支部书记。也就是在这里,他同乡亲们结下了深厚感情,根植了那份为民初心,从此笃定不移。年轻干部应该同习近平总书记一样,勇于到环境艰苦、矛盾困难多的地方和岗位磨砺品性、锤炼本领,在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难题中砥砺担当,常跑田间察民情,常话家常体民意,让为民初心在基层萌发。

  “这件事我要以钉钉子精神反反复复地去抓”——恪守为民之责。2019年4月,在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习近平总书记踏着湿滑的石阶一步一步登上陡坡,前往贫困户家慰问。从北京出发,行程1800公里,习近平总书记一下飞机,又辗转3个多小时才抵达大山深处的华溪村。一天时间,从首都到省、市、县,再到乡、村,一路马不停蹄,一竿子插到底,亲临脱贫攻坚第一线。“脱贫攻坚是我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我提倡钉钉子精神,这得从我做起啊!这件事我要以钉钉子精神反反复复地去抓。”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彻底告别了绝对贫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奋斗出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年轻干部要接过艰苦奋斗的接力棒,充分发扬钉钉子精神,以敢作敢为的责任担当、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留下许党报国的奋斗足迹。

  “我是人民的勤务员”——彰显为民本色。“怎么称呼您?”“我是人民的勤务员。”2013年11月,湖南十八洞村村民石拔三同习近平总书记的对话,让无数人心头一热。8年后,面对老乡们,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这句话不是一个口号,我们就是给老百姓做事的。”看望儿童福利院的孩子,向聋哑女孩学手语;慰问边防官兵,在冰天雪地中摘下手套同战士们挨个握手;参加少先队入队仪式,亲手给小朋友系上红领巾;会见老英雄张富清,俯下身,紧紧握住老人的手……每一个动作,每一次俯身,不经意间的流露印证的是始终不变的人民情怀。作为年轻干部,我们应该继承发扬这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政绩观,以服务群众为己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姿态践行为人民服务的诺言。
发布人:赶考之鹿 发布时间:2022-8-12 08:48 收藏 阅读人次:2278

初审:汪青雷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