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致敬“苍生大医”:给李伯藩同志的一封信

甘肃省渭源县教育党工委 陆生寅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尊敬的李伯藩同志:

  您好!我在人民日报看到您义诊16年不收分文,只开药方不卖药的报道。2006年,您正式退休后,在自家小院开展义诊,多年来,您只问诊开方,不收费,没了休息时间,您不图名利,把医治好每位患者作为自己毕生的志向和追求,用实际行动做“苍生大医”。我辈青年要向您致敬,学习您精益求精钻研业务、热情周到服务群众、为人师表提携后进的精神,努力为党和国家多做贡献。

  致敬您悬壶济世、大医精诚,我们要牢牢秉承“离不开”的坚定信念。从跟师学徒开始行医生涯的您,擅长用中医治疗疑难杂症,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经验丰富,深受病人欢迎,求医者络绎不绝。当今时代,“精”于高超医术的医务工作者不乏其人,“诚”于高尚品德的医技人员也不计其数,两者兼备的医生却是凤毛麟角,但您做到了,“我的病人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我的病人”,这句话,您终身践行。您用从医61年如一日的“离不开”把“病人揣在心里”,用“离不开”的坚定信念“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青丝到白发,从在岗到退休,始终“离不开”的是您对中医事业和中医价值的认同和热爱,是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行动自觉,是始终一丝不苟满足人民对健康生活向往的执著。党员干部要以您为榜样,以“离不开”“放不下”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立足本职岗位,精益求精深耕细作,不断创造新的无悔业绩!

  致敬您医者仁心、大爱无私,我们要时时涵养“不要钱”的高尚情操。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为了改变缺医少药、有病也没地方看的现状,您说“我们不要钱,只要县里承认医院资质、批准编制,其他的我自己想办法。”退休后,上级部门要给您申报津贴,您说“国家给我的工资够生活就行了,我不要什么津贴”;义诊时,您说“不要挂号费,就能帮病人省出一剂药钱”……谁又想到,您一家五口的居住面积还不足一百平方米!您一生治病救人,获得过无数荣誉,被中组部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这一切,您从不对别人说起,所有的荣誉证书,也从不拿出来示人。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您用医者仁心体现人间大爱,每当听到别人夸赞,您只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尽了一个医生应该尽的职责和本分。”您把一切献给了黎民百姓,救济苍生。党员干部要接过您淡泊名利、“大爱无私”“唯独无我”的接力棒,牢固树立正确价值观,永葆共产党人高尚的道德情操。

  致敬你传承发展、守正创新,我们要处处砥砺“不放弃”的奉献情怀。您要求职工立足问题找对策谋发展,“病人把口水吐到脸上,擦了就是,但过后要找出病人吐口水的原因”。引导学生潜心钻研,您说“如果想发财,就改行,不要当医生”。将几代人的临床经验写成书留给后人,将中医药事业不断传承和发扬光大,为更多老百姓服务,是您晚年最大的心愿。为了在有限的生命里治疗更多的病人,您恨不得把一天当十天用。有人建议您适当减少看病的时间,找个清静的地方好好写书。您严肃地反驳:“那怎么行!一个医生躲开病人就是犯罪啊!再忙我也不放弃,病人要看好,书也要写好。”病人排队而来,是对您医术的信任,是对健康的期盼。您常常忙得忘记自己,忘记自己的健康,81岁高龄的您,还是会看完诊室最后一个病号才去吃饭,只要病人康复后的一个笑容、一声问候,便是您心中“至高无上的奖励!”您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党员干部要学习您率先垂范、提携后进,“决不放弃”的教育情怀,讲好新时代更多传承发展、守正创新的中国故事!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愿世间多一些、更多一些您这样医术高明、品德高尚、守正创新的“苍生大医”,您是我心中高山仰止的大先生,我要向您学习,向您致敬!

  望先生身体健康,福寿绵长!
  敬仰您的后辈同志
  2022年8月
发布人:12371网友lsy 发布时间:2022-8-12 17:41 收藏 阅读人次:2469

初审:安可欣 编辑:李一画 责编:礼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