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察人识人要“零距离”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委组织部 邱有昆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为政之要,首在用人。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干部,如何选人、怎样用人,历来是关乎干部队伍战斗力、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要精准科学选人用人,就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全面立体透视察人识人。唯有深入一线,“零距离”、靠得近,考准考实人选的实绩和“口碑”,才能让靠得住、过得硬、能放心的好干部脱颖而出。

  亮出“优”与“劣”的标尺,树牢“风向标”,零距离“识”。选好人、选对人,绝不能仅仅以“不出事”为标准,而是要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善不善干事、能不能成事作为识别和使用干部的“风向标”,从源头把准选人用人政治标尺,严把能力关口,标定实绩硬杠,深入考察识别干部的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因此,要真正发现好干部,就要练就一双知人识人的“火眼金睛”,把政治标准作为第一标准,把一线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主战场”,看党员干部有没有主动到疫情防控、抗震防汛、移民搬迁、乡村振兴等第一线去练本领、强素质,主动到“吃劲岗位”、重要岗位去磨练自己;是否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接“烫手的山芋”、敢啃“最硬的骨头”;在大是大非前是否敢于“亮剑”、在歪风邪气上是否坚决斗争、在困难矛盾中是否勇往直前。真正为那些在急难险重工作中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敢于“碰硬”、豁得出来、顶得上去的干部撑腰鼓劲,让有为者有位,为担当者担当。

  做好“内”与“外”的结合,把好“政治关”,零距离“察”。在干部考察中,因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靠得不够近,很多时候难以从谈话对象口中听到“干货”,所谈皆是“优秀”“突出”,看不到考察对象的缺点与不足。这就需要用足“绣花针”的功夫,为干部全方位多角度画出精准“肖像”,掌握干部的主要特点和实际表现,防止干部选用“千人一面”。考察干部时,要将考察地点延伸到生活,延伸到一线。不仅要看干部“八小时”内,更要看“八小时”外;不仅要看日常工作表现,更要看重大关头、关键时刻表现;不仅要看“显绩”,也要看“潜绩”。要注重从干部的履职情况、参加组织生活情况和日常生活情况中鉴别政治表现,充分运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信访举报、巡察、审计等相关信息,多角度甄别,善于辨别各种形式的“低级红”“高级黑”,真正把情况找准查实。只有从严政治体检、能力评价、实绩考察,好中选优、优中选强,实现重点岗位重点配备。才能真正把群众基础好、工作实绩突出、对党忠诚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加大“纵”与“横”的交流,用好“量才尺”,零距离“选”。精准识人归根到底是为了精准用人。因此,要用好人、用对人,就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出发,着眼事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就选什么样的干部;缺什么样的干部,就配什么样的干部,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配置人才,广开进贤之路。要瞄准经济社会发展对干部人才的战略需求,结合领导班子功能结构和干部队伍建设需要,打破体制机制障碍、行业部门地域壁垒和身份界限,既注重从党政机关“拔”,又注重从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引”;既注重从熟悉现代工业、农业、服务业、数字经济等方面工作的干部中“挑”,又注重从善于做党建、意识形态、社会管理、群众工作的干部中“找”,不断加强纵向配置和横向交流。只有拉近与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人才“距离”,逐步打通干部跨界交流使用的“最后一公里”,把合适的干部放到合适的岗位上,把最能拼的干部派到最关键的战场上,才能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真正做到以事择人、人岗相适。

发布人:归零 发布时间:2022-8-18 15:07 收藏 阅读人次:3236

初审:杨南方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回复

1rck123发布时间:2022-8-19 11:30

要精准科学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引用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