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人员流动性不断加强,流动党员队伍难摸清底数、难开展活动、难管理对接、难发挥作用,成为基层党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和任务。各级党组织要着力破解“四难”问题,让流动党员有家、有责、有为,全面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激发党员干事创业活力。
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家。“似家不是家”是许多在外流动党员内心的真实想法,要让流动党员在外也感受到家的存在、家的温暖,流而有家。织密多重覆盖的流动党员组织体系,贯彻“两地共管,宁覆勿缺”理念,坚持党员流动到哪里,对流动党员的服务、教育和管理就延伸到哪里。首先,要精准摸排、探明底数,各地应建立流出及流入党员台账及党员流动信息共享体制,经常性了解、动态化更新,做到分类管理、多重联动、流而有策。同时要创新“多元化”组织设置,针对流出地、行业、区域等要素集中的,可成立驻外流动党支部,与流入地党支部实施双重管理,实现流动党员有家有管,实现从“被融入”到“想融入”的转变。其次,要建立党员干部与流动党员常态联系制度,结对子、谈思想、晰职责,让流动党员时刻感受到家乡和组织的关心关怀。
让流动党员流而有责。路遥行难至,乡远心不归。缺少家乡归属感、内生源动力,流动党员普遍存在着“知责未尽责”现象,一定程度上制约当前基层党员队伍建设。要确保流动党员日常联系不断线、作用发挥不短路,让党员在流动中时刻知责、晰责、尽责,就要让流动党员随时随地都能接受党性教育,牢记使命职责、忠诚履职担当,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失。要依托现代化数字化的新媒体网络手段探索搭建流动党员线上微平台,实现跨距离、跨地域的管理、评议,同时用好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等线上平台抓好党员学习教育。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同步开展线下送学,利用返乡潮开设“春节班次”或协同流入地进行线下培训,实现党员“异地不失学”。此外,各地党组织要加强阵地硬招牌、软文化建设,提升自身吸引力,真正实现支部找党员、党员找支部的“双向奔赴”,让流动党员可以就地亮身份、做表率、树形象,让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党员流动到各处。
让流动党员流而有为。自己没有职务、组织没有要求成了部分流动党员“想为不能为”的症结所在,要创新管理模式、加强关心关爱、搭建载体平台,引导在外流动党员想为、能为、善为。聚焦流入、流出两地发展需求,打造党员报到亮身份、党员教育强本领、积分考评促担当一体化管理链条,随时亮身份、异地显担当、家乡做贡献。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设立党员志愿服务岗,号召广大流动党员就地参与、积极作为。利用节假日召开流动党员返乡恳谈会,组织到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人才招引等一线观摩,激励流动党员勇做家乡形象宣传员、招商引资联络员、建言献策参谋员,让其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流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