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省永顺县坚持以《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为统领,精准施策,从培训阵地、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等方面靶向发力,科学配置党员教育“营养餐”,不断推动党员教育培训质效齐升。
瞄准“关键点”,建强培训阵地。坚持“点”上突破。建成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以实物、实景、实例、实事为载体,逐一设计课程套餐,配优现场授课人员。注重主题提炼和情景再现,通过浮雕、声光电、多媒体等形式,综合使用VR、角度墙等现代展陈技术,结合讲解员的生动讲述,达到可看、可听、可议、可鉴,引领党员干部温润初心、践行使命。2019年以来,累计接待县内外各级党组织学习活动763场,服务党员、群众4.9万余人次。坚持“线”上联动。充分整合提升革命旧址遗迹、农业综合体、产业园区等现有资源,积极打造党性教育、党建富民、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等主题鲜明、各有侧重的党员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10个,并将教学点串珠成线,精心设计融合“培训、实践、体验、展示”四大功能的现场教育观摩路线6条。坚持“面”上拓展。以村(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投入400余万元进行标准化改造,把教学点延伸到303个村(社区),配备必要设施。对接有影响力的现代农业、绿色工业园,建立7处党员教育实训基地。优化升级“湘西e路通”党建模块。定期对村(社区)站点设备管理、管理员队伍、学用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保证站点正常运行。
紧扣“着力点”,丰富培训内容。精准选题。围绕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中心工作,坚持深挖本土资源“富矿”,将镜头对准身边人身边事,挖掘好典型、好榜样,分析提炼拍摄选题,打造走心之作。以张福洲为题材的《“倔”老头的初心》微视频,反映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护路工数年如一日,默默坚守公路一线的先进事迹;《妈妈》微电影则具体展现了驻村干部群体奉献青春力量,投身乡村振兴一线的高尚无私。整合资源。树立“大制片”理念,加强与融媒体中心、文旅局、影视公司等单位平台合作,形成“远程教育+”效应。同时制片过程采取“全链式管理”,规范制片工作流程,全程把控、全程参与、全程跟踪,解决拍摄过程中的难题,从电教片的内容创作、场景设计、呈现形式、剪辑方式等方面创新,创作出“接地气”的党员电教片。《父子四人舍家当红军》《门口挂盏灯》《塔卧往事之血色记忆》等微电影先后获得省州荣誉,在广大党员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延伸开发。让经典内容更鲜活、让新鲜内容更精致,转变传统的人物专题片、工作汇报片等党员教育课件资源建设,在传播方式、制片手段、素材运用等方面破除“套路窠臼”,积极探索摄制微视频、微电影、微动漫等新媒体作品,同步推进音频类和图文类等文旅产品研发。先后创作《党员发展流程及注意事项》微动漫、《志愿服务“我”先行》H5、《“土家语说唱”十九大精神宣讲》微视频、《那年的塔卧》《塔卧告诉我》音频类歌曲、《挥师塔卧》《红色塔卧》连环画等,抓住受众兴趣点,深受基层党员群众喜爱。
打造“突破点”,创新培训形式。定制培训主题。聚焦重点领域,抓住重点群体,坚持采用“群体+主题”形式,根据不同主体研判确定培训主题、培训标准、培训内容,精心制定主体班次培训方案,合理设置课程内容,针对不同班次需求,个性化、差异化开展培训,做到“一班一策一案”。截至目前,举办乡村振兴、疫情防控、集体经济、基层党建等专题班次5期。优化培训模式。深入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力求“走新”和“入心”,坚持集中授课和讨论交流有机结合,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合理确定小范围、小规模的“流动微课堂”。邀请身边的第一书记、离退休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以及田秀才、土专家等担任“流动教师”,实行送教上门或情景模拟或组织讨论。今年,实行小班制教学模式27次,开展“田间课堂”6期,举办学习论坛9场,深入实地教学28场次,覆盖人群4328人次。灵活培训载体。打造网络学习阵地,充分运用学习强国、红星网、红星云、湘西e路通、微信群等载体,开展学习“打卡”活动,通过晒学习体会、晒学习视频,推动微信群、“朋友圈”变成学习教育的前沿阵地。用好村村响“大喇叭”、可视化视频会议系统,推行“线上+党员(远程)教育”教学模式,以“主课堂+分课堂”的方式,组织各村(社区)党员参加教育培训432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