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官话土说”的老书记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朱林镇人民政府(挂职) 刘清池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走进如今的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朱林镇黄金村,生态农场里一片绿意盎然,鸭群嘎嘎觅食,水稻抽穗扬花,清澈的水面下,鱼儿和虾蟹正在游泳……在二十五年前,还是远近闻名的省级贫困村。“黑土生金”的致富故事,得益于老村支书严清华的敢想敢干。严清华不仅带领黄金村甩掉了贫困帽,还通过“本地话+普通话”“讲理论+讲经验”的民间土方,将党的创新理论“好声音”,翻译成接地气的农民语言送到农民心坎上,并结合自身实践,打通理论走向基层的“最后一米”。

  “乡音土话”,讲到农民心坎上。唠的是家常话,聊的是邻里情,谈的是身边事。严清华将党的创新理论进行接地气的“改造”,融入泥土芳香,让农民听得懂、听得进、记得住、传得开,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他们在生产生活方面的许多实际问题。严清华每年到全国各地宣讲30余次,接待来自全国各地观摩学习100多批次,受众超过2万人。“他们想听什么,我就说什么。”严清华对党的理论吃得透、钻得深,宣讲时从不带讲稿,不论场合、时长和受众,他都能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他说,要讲好理论,就要常学常新,这是他讲课最大的自信。用老百姓的话,动老百姓的心。虽然现在网络发达了,村民们也都用上了智能手机,但他们更喜欢听经过严清华“翻译”的、通俗易懂的“党的声音”,认为这样才真正学有所获。现在,村子里的男女老少很多都是严清华的“粉丝”。

  “以理说事”,走进田间地头里。“68岁的年纪,28岁的闯劲。”尽管卸任村书记已经8年,但他依旧发挥余热,继续和村民一起为了乡村振兴共同奋斗。严清华以“理论+政策+农技”宣讲为主要内容,在村民家里、田间地头,用“沾着泥土、满满烟火气”的语言,通过讲政策、说农事、聊科学、解问题、答疑惑,将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主张、文明新风等变成身边人和身边事,回应群众关切、满足群众需求,真正将宣讲落到实处,让群众有所收获。在严清华办公室的柜子里,整齐码着放23年来他写的50多本民情日记和工作笔记,合计300多万字。日记上记录的是与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问题,笔记上整理的是党的创新理论知识,在日常处理村民矛盾时,严清华将两者巧妙融合,通过“以理说事”,不仅让村民的诉求第一时间得以解决,更将理论知识和文明风尚传播到千家万户。

  “变理为现”,照亮致富增收路。“只有多学习、勤思考,才能吃透、落实党的好政策,传递党的‘好声音’,分享党的好思想,才能解决农业发展思路窄、农村治理提升难、农民增收致富慢的困境。只有学习多,才能知识多,才会办法多。”秉持着“土里刨金”、做高端农业的思路,严清华带领黄金村创办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大研发创新力度,不断扩大优质品种水稻种植面积,打响“黄金村”牌软米系列产品的金字招牌,村民的腰包鼓了,发展的劲头也更加足。去年严清华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应邀进京参加了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他激动地表示:“我会继续当好农民的‘土’翻译,翻译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大文章,让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好日子。”
发布人:微光 发布时间:2022-9-9 09:05 收藏 阅读人次:7554

初审:吴晓 编辑:李一画 责编:礼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