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从“上海精神”体悟治国理政“三观”

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选调生 贺佳妮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9月16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并发表题为《把握时代潮流 加强团结合作 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讲话中强调要秉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上海精神”是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壮大的“精神密码”和“力量之源”。作为青年党员干部,要深学细悟习近平主席这次讲话,从“上海精神”体悟治国理政“三观”,刷新“三观”,迎接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

  从“上海精神”体悟“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世界观。“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上合组织”成立以来,各成员国坚持和衷共济相互支持,坚持“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坚持践行“多边主义”、反对“一国独霸”,“遇山一起爬,遇沟一起跨”,树立了新时代国际友好交往的典范。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各国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要穿越惊涛骇浪、驶向光明未来,必须同舟共济,企图把谁扔下大海都是不可接受的”。各国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大家共同富裕才是真富裕,“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天下情怀,体现在一桩桩、一件件的“中国行动”中。从“坦赞铁路”到“一带一路”,从杂交水稻到菌草,从青蒿素到新冠疫苗,“中国行动”生动诠释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世界观。“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新冠肺炎疫情初期,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第一时间向中国提供各类援助,中国“赠人玫瑰”的无私之举,终会“手留余香”,赢得不断壮大的全球“朋友圈”,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画出最大“同心圆”。

  从“上海精神”体悟“创新引领,开放共享”的发展观。“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作为“上合组织”创始国之一,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支撑,从宏观领域的“天宫”览胜、“嫦娥”奔月、“蛟龙”入海、“天眼”探空、“墨子”传信、“北斗”导航到微观世界的基因编辑、粒子结构、量子调控,创新成果“遍地开花”,科技成就“硕果满园”,我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经济彼此依存,利益交融前所未有,“唇亡齿寒”,以诚相待、开放共享才是“根本之计”。此次会议中习近平主席提出,中方愿同各方开展航天领域合作,支持各方农业发展、互联互通建设等事业,不断做大“蛋糕”,积极寻求发展最大“公约数”。

  从“上海精神”体悟“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政绩观。“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为了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动力。“上合组织”成立以来,中国与各成员国之间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媒体、广电等领域合作不断加深交流合作,并在筑牢互信互联互通政治基础的同时,积极改善各国人民的生活,增进人民福祉,此次会议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计划未来3年为本组织国家的民众免费实施2000例白内障手术,提供5000个人力资源培训名额。中国以“立足中国,惠及世界”的眼光,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作为干事创业的“指南针”,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在践行践诺中与世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书写既有温度又有厚度的“民生答卷”。

  从2013年到2022年,从比什凯克到撒马尔罕,怀抱数十亿人的生计与梦想,跨越无数山海,年复一年奔赴,一以贯之推进。即将召开的二十大,将全面擘画下一个阶段中国的发展蓝图。蓝图里,不仅描绘中国发展,还汇聚着世界机遇,“愿以自身发展助力地区国家发展,为各国人民创造更多福祉”,路虽远,行则将至!
发布人:团结友爱努力奋斗 发布时间:2022-9-19 07:28 收藏 阅读人次:4077

初审:向阳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