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经验案例

山东枣庄山亭有个“泉办好”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水泉镇 魏传印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水泉镇以打造“泉办好”品牌为目标,以企业、群众需求为第一导向,聚焦激发创新活力与维护公平竞争两个重点,坚持党建引领、数字赋能、优化流程、提升服务,着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一流营商环境。

  一、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发展“红色堡垒”

  开展“党建+营商环境”双提升行动,不断推动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转变观念作风,提升服务质效,加快构建党建引领优化营商环境新格局。一是坚持把支部建在一线上。紧扣“围绕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成立临滕高速指挥部、僵尸企业清理、“双招双引”、重点项目建设等8个工作专班,每个工作专班分别成立一个临时党支部。党支部采取工程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的方式,健全部门主体、任务到人的工作责任体系,通过抓党建、强组织、聚人才、兴产业,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竞争优势。二是加强干部思想能力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五强五比五表率”干部思想能力作风建设三年行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大宣讲、大讨论,深入学习贯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规制度。推行“午间不断档·全年不打烊”服务,满足企业、群众错峰办事需求。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开展“水泉大发展,我该怎么办”大讨论、设立党员先锋岗、评选“服务标兵”等系列活动,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在营商环境优化中担当作为,当好服务企业的先锋队、解决问题的突击队,引导机关党员干部争当“金牌店小二”,加快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是以考核促营商环境提升。聚焦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企业,制定干部差异化考核方案,以考核促落实、以评比促发展,全面建立“有排名争第一、有评比争优秀、业务工作出经验”的结果导向机制,强化重点工作落实的闭环管理,将实绩在一线展示,作风在一线检验,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引领党建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二、突出数字赋能,推进服务“零距离”

  新形势下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人民期盼更智能、更便捷、更优质的政务服务,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数字乡村建设,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一是探索实施“数字门牌”建设。搭建数字乡村智慧平台,将传统门牌与“二维码”结合,全力打造高效便捷“掌上服务厅”,村民通过扫描自家“数字门牌”便可获取办理结婚登记、申请创业贷款等48项便民服务信息,村民如确需“上门服务”,网格员、片区民警等可及时提供代办跑腿服务。同时,将“为群众办实事”的理念融入到数字化应用中,将片区民警、网格员信息及办事指南等内容融入“数字门牌”,精准标识出贫困户、低保户、五保老人、独居老人、高龄人员、党员等不同人员类型及家庭位置信息,极大方便基层干部、网格员、民警了解村情民情,及时摸清人员情况,发现问题苗头提前介入,把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二是创新“泉办好”微信小程序。聘请第三方开发微信小程序,设置群众满意度调查、民生实事等多个功能板块,并将办事清单、民生诉求、招商引资、文旅宣传等工作全部线上全程公开,实现一键办理、全时查询、公开征询。通过“泉办好”小程序,不仅可以线上查询,而且可以在线办理、反映社情民意等,与“数字门牌”互为补充,进一步减轻了村民在线下跑腿办理事务的负担。借助数字化提高精准化、精细化服务管理,减少了治理盲区,解决了基层点多、面广、线长和人少事多的社会治理和管理难点,打通了职能联动协同处置路径,让群众享受到“马上办、‘泉’办好”的服务体验。三是真正做实“一网通办”。从提高网办成熟度、事项覆盖度、服务成效度入手,抓实“一网通办”。积极探索“网上预审”在窗口事项中的应用,设立特殊事项行政审批“绿色通道”,推出窗口审批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协助协办。重点推进依申请事项和“双十镇”下放承接事项,从无到有建立了“码上告知”二维码公开专栏、零基础模板和参考标识图,给无办件基础的办事人提供了详细指导,使办事群众能依照参考资料独立完成相关资料的填报,进一步为办事群众提供帮助。今年以来,共办理各类事项业务2713件,“跨域通办”事项承接和综合服务工作421项,其中全省通事项289项,跨省通办事项132项。

  三、优化办事流程,精准服务“一站式”

  坚持“事项全覆盖、流程最优化、时限最精简”,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设置营商服务专区,提供涵盖多个部门的服务事项,打造一站式“服务集群”,全面推行“三个零”服务模式,打出改革组合拳,实现党建业务、行政事务、社会服务一站式通办。一是一门集成“零障碍”。健全便民服务大厅窗口设置,对便民大厅进行功能分区,增设“政务公开”专区、电子显示屏标识,进驻经管、人社、医保、行政审批、民政、跨域通办、综合服务等窗口,可受理事项38项,同时设有帮办代办和兜底服务等窗口,群众“只进一扇门”“只找一个窗”。二是一次就好“零跑路”。大力开展“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重新编制便民服务中心服务指南,对便民大厅可受理的业务事项进行了详细规范的要求,明确办理标准,简化办理流程;梳理了“一次办好”制度、首问责任制度、窗口无否决权制度、帮办代办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管理制度等相关工作制度,做到工作行为规范有据可循。创新设立“办不成事”窗口,全力帮助企业和群众解决在办理业务时遇到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三是一流服务“零距离”。以“区镇村”三级便民服务联动新体系为抓手,按照“六有一能”标准,对36个村级便民服务站进行标准化提升建设,同时和村级组织场所建设有机结合,实现阵地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择优从党员、村干部、乡村能人中选聘“代办员”36名,定期加强业务培训,提升服务效能,有效推动了基层服务从“能办”到“快办”“易办”“好办”的转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四、转变服务方式,全力做好“店小二”

  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理念,牢固树立“我就是水泉”意识,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一是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牢固树立“陪着企业一起成长”的意识,为重点企业建立服务工作组,重大项目建立工程指挥部,各工作组长、指挥长带头攻坚、冲在一线,统筹协调、强力推进,各责任单位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帮助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努力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见效。二是打造宜居宜业宜创的生态环境。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依托镇域生态环境优势,扎实开展镇域路域环境整治、人居环境整治、污染防治攻坚等专项行动,让越来越多的“生态红利”转化为营商环境吸引力,先后荣获国家级卫生镇、国家级生态镇、国家级环境优美镇,山东省森林乡镇等荣誉称号,为开展“双招双引”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了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三是保障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严格落实司法执法平等保护机制,将“首次不罚、首次轻罚”拓展到更多执法领域,坚决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持续开展“一村一警包村联企”走访活动,让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加强村级法律顾问建设,严格坚持“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对村规民约修订等方面提供法律服务,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加大督查惩治力度。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权威和优势,对破坏营商环境、社会稳定、公平公正环境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全力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保驾护航。
发布人:一心向党 发布时间:2022-9-21 11:01 收藏 阅读人次:3320

初审:吴晓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