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组织工作

用好考察“指挥棒” 畅通上下“双行道”

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委组织部 郭新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鲜明地亮出了干部选拔的“上”“下”标尺、优胜劣汰机制。除此之外,各地区要想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还需用好考察“指挥棒”,才能让干部“上得劲足”“下得服气”。

  细致入微“看”干部,既要“察颜”也要“观色”。干部是上是下,必须拿出科学考察的考核结果才能让人“心服口服”。“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政治素质考察只有做到“深”与“细”,才能考察出被考察对象的“真”与“实”。各级组织部门不能“隔山望景”“雾里看花”,要严格执行核实认定、考察谈话流程规定,做到规定动作一步不漏,近距离接触了解干部,走到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中谈话,用好“显微镜”,“听其言”更要“听真言”,善于捕捉话外之音、言外之意。坚持以言察政、以行观政,不仅要从被谈话对象、领导同事和群众的“微表情”中去发现问题、梳理线索,更要到现场看看是怎么做的,是否做到了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真正识别出“谁该上、谁该下”。

  实事求是“画”干部,既重“画形”也重“画神”。“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考察材料作为判断干部“上下”的重要依据,既要让优点与能力充分彰显,又要让劣迹与欠缺无所遁形。各地党委(党组)及组织(人事)部门不能简单地将第一手材料当成客观事实,要“解剖麻雀”,透过现象看本质,去伪存真,形象地勾勒出干部形态“长短肥瘦”的大致“轮廓”,让考察材料“有血有肉”“见文如见人”。考察过程中发现干部的“致命弱点”,便要坚持原则,敢于发声,坚决杜绝“犹抱琵琶半遮面”;而对于一些“无伤大雅”的小问题,切不可“添油加醋”“无事生非”,最终“绘”出一个“精准图像”,从而让干部“上”得理所应当,“下”得有理有据。

  跟踪问效“访”干部,既看“一时”也看“一贯”。“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干部能上能下,必须做好后半篇文章。《规定》指出,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正确把握政策界限,保护干部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宽容改革探索、先行先试等工作中的失误。要建立干部回访机制,将一时一事与一贯表现衔接起来,对“上”的干部进行常态化监管,防止其“走上歪路”;对“下”的干部也要加强关心关爱,不能当甩手掌柜。要善于“回头看”,经常推敲、反复比较、多方印证,大开“向上”渠道,让“板子”打得下,“红花”也能再次戴得上,激励干部做出新的贡献,从而让“能上能下”成为一汪春水,涵养出众多优秀干部。
发布人:lifm 发布时间:2022-9-21 19:02 收藏 阅读人次:2533

初审:邱莫 编辑:李一画 责编:礼嘉 回复